您的位置:首页 > 外汇 > 正文

沙尘暴走了,种树还有什么用?

2023-06-28 01:05:12 来源:凤凰网

作者 | 滕三水


(相关资料图)

6月11日下午,德国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的20多名志愿者如约到达基地。

“我是种树的”,吴向荣这么介绍自己。如果要完整介绍的话,他是中国绿化基金会沙漠锁边林内蒙古阿拉善项目区负责人。

确实,第一眼看上去他就像一个普通的农民,语速不快,略微带一点西北口音,因为长期被风沙洗练,皮肤干干的。

但吴向荣没提的是,自己还有另一重身份,他是2000年初留学回来的海归,有着环境学和经济学的双重知识背景。

只不过,高学历的他没选择任何一条主流发展道路,而是主动留在了阿拉善种树治沙。到今年,吴向荣留守阿拉善已经20年,种了11万亩,1130多万棵树。

01

为了长远的发展去联动

眼下,不止种树,吴向荣的其他日程也排得很紧。

2023年上半年,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爆发次数是近十年来同期最多。频发的沙尘暴也让大众绷紧了环保那根弦,甚至直接把目光投向生态脆弱的地区,阿拉善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我国西部地区的荒漠化修复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和改善。今年的沙尘暴不完全是生态问题,气候变化是主要因子。今年冬天气温升得太快,植物还没发芽,地表融化的沙土没有遮挡,风一来,就被卷到空中去了”。

尽管大众对此有误解,吴向荣认为这倒是唤起大众环保意识的好时机。这些年来,越来越多学生、社会大众和企业来到阿拉善参与种树和自然教育。

勃林格殷格翰爱心林正式揭牌

吴向荣接待的勃林格殷格翰的20多名企业员工志愿者,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月,勃林格殷格翰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百万森林计划”捐赠认领的爱心公益林,20000棵花棒树苗造林完成。

这次,他们前来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举行揭牌仪式,吴向荣作为沙漠锁边林内蒙古阿拉善项目区负责人一起见证了揭牌仪式。除了这个,他还要与勃林格殷格翰的20多名员工志愿者一起开展公益林的养护工作。

随着治沙与生态建设经验的丰富,政府、民间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生态治理、实现共赢公益的模式被广泛认可,而这次正是民间组织与企业合体为生态建设向前一步做出的成功探索,吴向荣乐于在基地开展这样的活动。

同在阿拉善治沙一辈子的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也提到了类似观点,人工造林已有一定成效,现阶段的当务之急还有“保护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包括共同为碳达峰努力,企业正好可以发挥优势,为环境保护和长期发展提供创新方法”。

勃林格殷格翰正好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样本,从1885年成立起,就把可持续发展写入企业基因。

2021年,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健康问题,又正式启动“为了世世代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环保便是其中的支柱内容。同时,它也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全球运营中的碳中和。

与简单的捐资造林不同,勃林格殷格翰把环保理念和目标,深深嵌入了企业的业务之中。言下之意,它愿意与社会长远发展同声共气,主动担起环保的责任。

6月13日远赴阿拉善的低碳之旅结束后,志愿者全程采取的低碳行为比常规差旅共计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约35.79千克。另外,志愿者也在这趟旅程中开展了“种树植心”行动,新种植的100棵花棒树苗终生可吸收2131千克二氧化碳。

志愿者参与植树

微小的数字背后,其实是绿色低碳理念开始植入每个人的心中,这也恰好是吴向荣希望达成的目标。

每次活动,他会有意识地提醒大家计算自己的碳排放,并且带着大家一起去感受自然的生命力。沙漠坚强生长着的小小的生命,自会给人心带来强烈震撼,启发大家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去做些什么,去影响身边人。

只有当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深刻意识到,我们与这片土地相连,对保护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时,社会才会有更远的未来。

而他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02

和父亲一样走向沙漠

吴向荣是在风沙里长大的孩子,他记得小时候的每年春天,阿拉善“隔三岔五就有不同程度的沙尘暴”。

1993年,我国北方地区爆发一起非常严重的沙尘暴,“造成85人、12万只牲畜死亡,农田和房屋受损”,而这场沙尘暴就源起于阿拉善额济纳旗。

自此,阿拉善的沙几乎影响了吴向荣的每个重要决定,比如去海外学环境学,又比如后来改学经济学。

改学经济学时,吴向荣认为生态好的根本原因是有钱。

春种

2003年,在日本志愿者的带动下,吴向荣在家乡阿拉善开始了第一次种树经历。因为特殊情况,后续没能去管护,那次种的树全军覆没,但这次经历却让他真正意识到,实践经验比学历和有钱更重要。

吴向荣留在了阿拉善,以最简单但最直接有效的种树行动留下。

最开始种树位置在腾格里沙漠最边缘,这是吴向荣的父亲给指出来的,父亲一直在阿拉善从事农林木工作。

吴向荣很清楚,小时候总因要去牧区飞播植草、种树治沙而见不到面的父亲,其实对自己产生了很大影响,包括在2006年提出的锁边概念。

“最开始种树的那个位置两边,正好是两个农场,所以中间形成了一个空地,在这风力和推进速度会非常快”。

空地有20公里长,对于沙漠来讲它就是个缺口,“就跟河流有个大坝一样,水会都从那儿流出来”,种树的目的是锁住这个边,“在沙漠边缘,通过人工建成绿化防护堤,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张”。

爱树如子

起初父亲用飞播造林的方式进行荒漠化治理,通过飞机大面积撒播种子。现在,轮到吴向荣了,只是他采用的方法略有不同,在荒漠化程度非常高的时候,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所以他提出采用锁边法,“就跟啃骨头一样,逐步推进,一点一点地就把它锁住了”。

不过,吴向荣强调,锁边概念的核心思想其实和父亲的飞播造林一脉相承,比如除了高大的灌木和乔木,都会种小小的、根系深的沙拐枣、梭梭来固沙、都强调追求自然平衡。

03

沙漠,是长久的朋友

与自然平等相处的道理,是在弯路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刚种树时,吴向荣见了沙就一定要把它拿下来。然而越是这样,吴向荣和团队越着急,有些地方来来回回种了很多次,费了很大劲,但树就是不活。

但还有一些地方,一旦种上树,几年后那里的自然生态就达到了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吴向荣开始去摸沙漠的脾气,慢慢地他意识到,“实际上,沙漠就跟高山、河流一样,都是一种地形地貌,有自身的性格和规则。我们不能总考虑怎么消灭沙漠,我们要消灭的是沙漠化”。

腾格里沙漠

顺着它的规则去种树以后,事情简单了,效果反而更好了,还逐步形成了一套更成熟的锁边和荒漠化修复的技术和理念。

以锁边为例,“锁边并不是把沙漠完全锁在那儿,让沙漠和锁边林泾渭分明”。可能风沙大的时候会埋住一些林,但风沙弱或雨水好的年景,有些种子也会飞到沙漠里,在沙漠深处自然生长出新的灌木,能达到这样的动态平衡才是理想状态。

摸清了这些状况,吴向荣和团队可以把人力放在更需要的地方。

荒漠生态修复前后对比

因为树种下去只是开始,后期还需要几代人漫长的维护,例如在锁边林边缘扎起围栏网,防止过度放牧啃食锁边林。

管理和维护既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比如让普通大众增强对自然的尊重和环保意识。否则,造林的速度永远没有人为破坏来得快。

04

更重要的是“种树植心”

吴向荣和团队用了12年时间把荒漠化最严重的20公里锁住了。与此同时,中国绿化基金会的公益项目“百万森林计划”也持续实施了14年,阿拉善就是项目执行地之一。

再加上过去几十年,国家在战略层面不断推进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项目,“腾格里沙漠的东缘、南缘、北缘基本被锁住,绝大部分的荒漠化问题得到解决或缓解,现在可能就是腾格里沙漠西缘和巴丹吉林沙漠交界处还要继续努力。”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吴向荣还不敢松懈,现在至少一半重心要放在自然教育、号召公众参与的工作上。

而如何让更多人通过参与种树及相关活动提高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是一项长期课题。吴向荣的突破口是“想办法把孩子们带出来一起种树”,这个想法在2005年左右就开始逐步实施。

吴向荣在给孩子们讲沙漠植物

他先是带着孩子种一棵树、认识几个植物,这个过程中,“大家会认识我们所生活的地方,知道我们的家乡有什么树,它们长什么样、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只有当孩子们认识了这些,家乡的生活才会变得真实,才会从心理上和周遭环境发生关联。

有个场景一直让吴向荣印象深刻,有个孩子来基地参加完活动后走路变得蹑手蹑脚,一会儿跳着走一会儿躲着走。

原来,他怕踩到周边的植物,而其实那些植物在当地很常见,像杂草一样。

“不认识之前,他很可能一脚就踩下去。但当他知道这棵草叫什么名字,就有了情感,必须得绕开走,保护它”,吴向荣把这种教育叫“种树植心”,不仅是种一棵树,还要在心里留一颗种子,从内心培养环保意识。

“种树植心”是吴向荣从父亲那里学来的,从小耳濡目染,慢慢地他对脚下的土地有了特别的连接,接着走上治沙的道路,如今他也循着父辈走过的脚印,开始向下一代普及治沙和环保知识。

吴向荣和孩子们一起种树

到现在,阿拉善基地的自然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固定的社会实践课程,家长们因为“在这里看到了书上说的在林间奔跑的孩子”也全力支持。越来越多企业从战略层面给出承诺和行动,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又带着环保意识离开,持续影响更多人。

近几年,随着环保频繁地走入普通人视野,大家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不是身外事,而是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以更长的时间线来讲,它是世世代代发展的基本要素。

相应地,只有一代又一代人自觉保护自然、践行绿色生活理念,世世代代的发展才能可持续。从父亲到吴向荣,再到孩子们,到企业与社会大众,他们的互相接力正是这个理念最好的缩影。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重庆首作曲折交房的建发房产,到底什么情况? 重庆首作曲折交房的建发房产,到底什么情况?

仅仅两三年前,中国房地产的最后黄金时代,跑马圈地的房企们活像一支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