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龙 潘政吉 李思彤
“以前看病,经常要往上跑,对老年人来说是折腾。现在看病,县医院专家往下跑,围着我的病床转。”近日,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中心卫生院10号病房内,79岁高龄的王爷爷精神十足地说:“这好政策咱老百姓享受到了。”
(资料图片)
变化背后,是近年来安岳县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走深走实、促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医疗健康需求的生动体现。
三大医共体下沉做实群众健康“守门人”
患慢阻肺的王爷爷,在龙台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日子里,安岳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琳是经常守在他病床前的“老熟人”。
“随着年龄增长,王爷爷心肺功能变差,一活动就呼吸急促,感觉很累。”病床前,杨琳像往常一样进行慢阻肺听诊。她表示,根据查体和既往资料对王爷爷进行了针对性检查,再通过检查结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有力保障了王爷爷的治疗可及性和连续性。
“对我这种老病号来说,有了医共体,不仅省了钱,更重要的是省下了时间和精力,老百姓一百个支持和欢迎。”王爷爷嘴角带笑,连竖大拇指。
不只龙台镇,事实上,安岳县级医院专家下沉已实现县域全覆盖。下沉工作干得如何,完全以群众受益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在医共体改革方面,安岳县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要建设以群众受益作为基点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成果上“问效于民”。目前,安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第三人民医院分别牵头成立3家医疗健康集团,根据成员单位实际制定了“一院一策”的下沉方案。
多学科协同联动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我主要是病多、病杂,一个科室哪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些往返各科室的日子真难受……”在兴隆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70岁高龄重症患者杨奶奶谈起以前的经历既无奈又无助。
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荃介绍,为满足基层患者不同就医需求,除了他和同事肖旭定期定点下沉到兴隆镇中心卫生院外,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还有针对性地成立了专家支援团,涵盖各学科的医疗力量,只要基层患者有需要,支援团随叫随到。
在基层,很多像杨奶奶这样的危重症患者,都曾为这些不便感到苦恼。为避免不停转诊、重复检查,缩短诊疗等待时间、改善就医体验,以群众受益为目标的安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实际,进一步凝练多学科医疗联合服务优势,探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千方百计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安岳县内3家医疗健康集团打破学科壁垒,举各集团全员之力,分别成立由危重症、心内、呼吸、感染、中医等专家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点亮了危重症患者的希望之光。
帮扶手拉手“医”路同行一体发展
“我奶奶73岁了,前段时间不小心摔成严重骨折,镇医院的处置十分得当,又把县里专家李主任请来,用老百姓少跑路、少花钱的方式就把手术搞定了。”近日,石羊镇村民龙奶奶的亲属连声称赞县、镇医院的做法。
石羊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医生沈光勇介绍,李主任是安岳县中医医院骨二科主任医师李毅,在这次的术前检查评估、术中帮扶指导、术后随访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医院很大支持,对大家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龙台镇中心卫生院内科主任梁全成也颇为感慨:“安岳县人民医院医生杨琳和刘丽下沉后,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工作指导。同时,在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方面,大家也学到很多实用知识。”
据了解,像这样“医”路携手共同发展的模式,在安岳县已成常态化、长效化,县内3家医疗健康集团近200名医疗骨干长期下沉、扎根基层。
在谈及下沉2个多月以来的感受时,杨琳表示,下沉,是身心都沉下去踏踏实实做事。对她而言,这也是在迎接新的成长。在医共体建设中,医生下沉工作有意义更有必要,他们与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双向奔赴、一起成长,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受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