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十年,我喝的是沂源的水,吃的是沂源的粮,是沂源人民养育了我,我要永远扎根这片热土,把剩下的时间奉献给这里的人民”—
(资料图)
李振华:“燃灯”七十载 照亮求学梦
一根教杆、三尺讲台,一站就是44年,退休后依然活跃在教育工作的舞台上,当年17岁的“江南小生”如今已为耄耋老人。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振华,在淄博市沂源县的大山里执着坚守70年,培养1万多名学生成才,累计捐出150余万元资助2400多个孩子,影响和改变了一个地区的教育面貌。
教师节前夕,记者面对面听李振华娓娓讲述他别样的沂蒙情。
我要一辈子留在沂蒙山
“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偏远山区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53年的南京师范学院,广播中传来激情慷慨的动员宣讲。李振华回忆自己的校园时光,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标语和舞动的红旗。
1937年11月出生于南京,李振华未满月就遭遇了南京沦陷,少年时经历了解放战争,他从小便满怀报国之志。“沂源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县有2.3万人参军参战,上学时听老师给我们讲沂蒙六姐妹、红嫂的故事,沂蒙精神深深感召着我。”1953年,还不满17岁的李振华报名下乡支教,终于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沂蒙山区。
正月里,李振华拎着包袱下了绿皮火车,这个江南小生第一次见识了什么是冰天雪地。踩在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声,他热血沸腾,激动又期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教人员在沂水师范学校接受培训,当工作人员问李振华准备到什么地方支教时,他指着地图上山头密布的沂源县说:“我要到这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他毅然选择了沂蒙革命老区最为偏僻闭塞的穷山沟之一——东里镇韩旺村。
真正进了村,李振华发现这里比想象中还要穷,全村找不出一间红瓦房,连一平方米的水泥地都没有。破庙改造成的教室窗户上没有玻璃,门也掉了一半。村支书告诉他,学校老师换了许多茬,外地老师不愿来,最长的待半年,最短的只有一周,还有的直接不辞而别,学生已经半年没上课了。
当夜,李振华就睡在校舍里,屋外不时传来狼叫声,破损的窗户上一双绿幽幽的狼眼死死地盯着李振华,他吓得大气也不敢喘,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实在没想到这么艰苦。”李振华坦言,自己那时是有过动摇的,每当到了晚上就窝在被子里抹泪想家。
细心的沂源乡亲也察觉到李振华的不适应。看着李振华从南方穿来的薄棉袄,耿玉兰大娘和儿媳决定给他做一身棉衣。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棉花稀罕,布匹更是少见。婆媳俩翻出家里积攒的纺线和全村筹集到的二斤棉花,一晚上就做出了一身厚实的棉袄棉裤,还有山里常穿的“钩子鞋”和苇花编成的“茅窝子”。穿上这身衣靴,李振华从身上暖到了心里。
李振华来沂源后过的第一个节日是清明节,因为他的到来,这年韩旺村的清明节格外“隆重”。那时,支教老师都是到村民家中吃“派饭”,节日当天,村民们围绕李振华去谁家吃水饺起了“争执”。最后,村支书拍板:先近后远,一家吃3个,吃到哪儿算哪儿。
转了八九户人家,李振华实在撑得吃不下了。回到学校,走进教室的一刻他惊呆了:讲台上摆满了饺子。他数了数,一共十八碗。后来听说,有些人家只包一碗饺子,除了留出两三个祭奠先人,全都端给了李振华。
“沂蒙人民的淳朴善良感动了我,我要一辈子留在沂蒙山,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李振华在日记中写道,并身体力行做到了,“这七十年,我喝的是沂源的水,吃的是沂源的粮,是沂源人民养育了我,我要永远扎根这片热土,把剩下的时间奉献给这里的人民。”
一名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
“一名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要映红一片蓝天。”在写了8份入党申请书后,李振华于1959年光荣入党,当时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李振华的这片蓝天就是三尺讲台。
最初,韩旺村小学条件简陋,就连孩子们写字用的石板都是李振华去山上拾来的。为了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节衣缩食,绞尽脑汁,亲手制作了28种教具。用黄泥捏成算盘珠,用木棒穿成串,晒干后,装进木框,制成大算盘,为学生讲珠算。为上好地理课,借回老家南京探亲之机,专门从商店买来篮球,取出球胆打满气,把旧报纸割成条,在球胆外面每天糊上五六层,晾干后再往上糊,连续糊了六七天,最后糊上一层白纸,用各种颜色的笔在上面画上经线、纬线,标上七大洲、四大洋。用木棍做转轴,和泥巴当底座。就这样,经过十几道工序,一个“地球仪”制成了。
连村子都没出过的学生们大开眼界,通过这个“地球仪”,他们知道了世界有多大,海洋有多深;懂得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有了这些“土教具”,李振华教书如鱼得水,课上得更生动了,学生们也听得更入迷了。1955年,他教的8名应届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了中学,升学率100%,而当时沂源县其他小学的平均升学率仅为10%,这一教学成绩轰动了全县。
1981年,沂源县政府在城乡接合部开办了一所新中学——沂源县城关二中,并研究决定让担任过韩旺村小学校长、张家坡镇中学教导主任,拥有28年乡村学校工作经验的李振华担任校长,带领更多孩子走上成才之路。
按照优先录取的原则,当时县城区域的小学毕业生已被沂源一中、二中、城关一中等学校筛选了好几遍,分到城关二中的生源质量可想而知。当年招收的108名学生,语文、数学、常识平均分只有28.5分,数学考零分的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还有的学生因打架斗殴被派出所列为帮教对象。
李振华一次次召开教职工大会,研究讨论治校方略,提出了“让爱改变一切”的口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引导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李振华的治学理念是: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优秀生同等重要,实现这样的转化,要靠每一个老师的责任感和博大无私的爱。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年后,当年的108名学生合格毕业率达100%,有88人升入高一级学校。毕业后,有8人被评为系统先进工作者,6人在部队立功受奖。
1986年,沂源县城关二中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同年,该校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这也是沂源县第一个省级文明单位。直到现在,这里仍是沂源县最好的中学之一。
把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圆他们的上学梦更有意义
“有的家庭只有一条棉裤,谁出门谁穿。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让孩子坚持学业。”李振华说起自己刚来沂源去学生家中家访时看到的情形,“真见不得孩子受苦,我成宿睡不着觉。”
“第一个月工资21元,10元寄给父母,6元用于日常开销,5元资助学生。”李振华工作后,第一个月就拿出工资的近四分之一用于资助贫困生,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退休。
“我和我父亲都受过李老师的资助。”李振华的助理张文强说,他父亲患有肺癌,当时寻医治病,李老师出钱出力;他家的房子塌了,李老师出钱帮着盖好;就连自己结婚时的礼金,也是李老师想尽办法凑齐的。在张文强眼里,这份师恩已近乎父子情。
其实早在临近退休的几年,李振华就一直在思索一件事:当时社会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基金,能不能成立一个帮助困难家庭学生的基金?
1997年,李振华从沂源县实验中学校长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了。平时节俭得近乎吝啬的他,破天荒喊上老伴儿和孩子去了一个小饭馆。“我想把15000元存款,加上5000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立一个教育基金,帮助需要的孩子们。”话一出,原本聚餐的欢乐氛围顿时冷下来。这些钱几乎是家里的全部积蓄,彼时,李振华的两个儿子因为企业改制都下岗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最终,在家人的理解支持下,李振华把这些钱全部捐给他工作过的三所学校,与沂源县政府一起成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贫困生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虽然有了基金会,但三所学校以外仍然有大量贫困生覆盖不到。时年已65岁的李振华萌生出“打工”的念头。恰逢博山区一所学校想聘请李振华做初中部校长,李振华在那里一干就是8年,他把任教所得的50万元悉数捐出,资助了23名困难学生。为筹措资金,李振华还趁着夜深人静时翻垃圾箱,8年间光废品就卖了16000元。
虽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振华的生活却很清贫。一件灰蓝衬衣穿了十几年,领口都已洗得露出了白线。布鞋穿两三年断了底,就找修鞋匠补块胎继续穿。一辆自行车骑了50多年,几十年前花30元买的手表依然戴在手上。他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茶叶也舍不得买,平时只提个塑料杯装白开水。
“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够花就行,把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圆他们的上学梦更有意义。”老人语气虽轻,话语却很有分量,“我生活很清贫,但是我内心很富有,我尽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坚守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现在他每月只留下500元退休金当生活费,其余的全部用来帮助贫困学生。70年来,李振华个人累计捐款达15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400余名。
受到感召的人纷纷加入进来,“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成立以来,社会各界捐款者达8000余人次,筹集善款460余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近8000名,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4000余人次。
2018年7月,李振华倡导发起大型公益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联系省内外260多名爱心企业家与260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为改变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近几年他又联系多个社会公益组织捐款捐物,共争取社会资金960余万元。
长大后要成为你
记者了解到,在沂源从教期间,李振华教了一万多名学生,其中一半以上成为人民教师。
“走上教师岗位之后,学生们在教书育人各个方面都很努力,他们在教学之余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有的甚至去资助学生。我曾经教过和资助过的孩子们已经陆续开始回报社会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说起自己的学生们,老人脸上笑开了花。
2022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任纪兰正是李振华资助过的学生之一。“21岁那年,我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但因学费没着落,看不到任何求学的希望。当时,一位穿着旧布鞋、灰蓝衬衣的爷爷,把学费送到了我手中,我永远都记得那双大手的温暖。”任纪兰后来才知道,这位爷爷就是李振华。终于如愿走进大学校门,也是从那时起,她暗下决心:将来要成为和李振华爷爷一样的人。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任纪兰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和城区学校任教的机会,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当初李振华支教的东里镇,成为福禄坪小学的一名教师。这所小学距县城50多公里,是全县位置最偏远的小学之一。新教师招聘那天,任纪兰欢欣雀跃地从考场跑出来,想尽快去跟李振华分享实现梦想的好消息,一抬眼便看到李振华竟然就坐在不远处的马扎上,摇着蒲扇等着她。那一刻,任纪兰热泪盈眶:“爷爷,我考上了!我终于成了和您一样的人民教师!”
“现在小学建起了新教学楼,还有塑胶操场,条件已经比当年李老师支教时好了太多。”任纪兰总是以李振华的事迹激励自己,“李老师放弃大城市的待遇留在了大山,成就了那么多的孩子,相信我也一定可以的。”
沿着李振华的足迹,任纪兰从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年起,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资助两个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她说:“我也绝不能让我的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除了任纪兰,还有很多李振华的学生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长大后要成为你”的诺言。曾在沂源县实验中学就读的王书奇,如今已成为沂源县第五实验小学校长。“自己当了校长,深感肩上责任之重。我常思考该怎么当好一个校长,总能回想起自己上学时,李振华校长是怎么做的。”学校成立了26支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对接26个村,组织学生周末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开展义务劳动,从小培养孩子们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优良品德。
退而不休 夕阳更红
既知夕阳无限好,何必消沉等时光。已86岁高龄的李振华,一点儿也不清闲,他常笑言,退休后比上班时还忙。
不在教学一线,李振华依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上。采访过程中,李振华反复提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对学生品德的培养远远重于成绩的提升。
退休后,李振华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平时找李振华咨询学生心理和家庭教育问题的家长很多,有的家长觉得总麻烦李老师过意不去,会随手带点小礼品。为了回绝这样的好意,李振华没少费口舌。
多年来,李振华与省内外290多名青少年经常保持联系。其中,一个天津的男孩让他印象深刻。这孩子家境优越,花钱大手大脚,成绩下滑严重。父母头痛不已又无计可施,于是通过热线电话联系上了李振华。因为情况复杂,父亲带着男孩来沂源找他面谈。
李振华带着男孩,给他讲了自己身边贫困家庭孩子奋发图强的故事,也有历史上的革命家虽出身富贵却立志报效祖国的故事,最后到村里贫困户家中,与困难家庭努力求学的学生交流,父子俩大受震撼。李振华与男孩约定,每周末都要保持一次通话。回到天津后,男孩就像变了一个人,认真学习,勤俭节约。现在,曾经的问题少年考上了名牌大学,成了优秀学生干部,还在学校里入了党。
退休后,李振华担任过全国近400所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的政治辅导员、名誉校长以及中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机关、企业开展传统教育、理想教育和事迹报告会3400多场。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地作报告宣讲,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听众达数百万人次,行程超过30万公里。
李振华利用多种途径和机会,呼吁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创建了“道德讲堂”和“孝德讲堂”,义务为学生开展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30多场。他还特别担任了“淄博市郝守珍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沂源县微公益协会终生荣誉会长、学雷锋车队名誉队长等11项公益职务。
“我会继续发挥好余热,无愧于教师‘燃灯者’的身份。”李振华坚定地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