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 > 正文

《素锦的香港往事》打捞历史

2023-09-08 10:59:08 来源:封面新闻

《素锦的香港往事》打捞历史

482封信“诉说”一个女人20年的光阴


(资料图)

新书发布会现场

《素锦的香港往事》

482封陈旧书信,60余万字点滴记述,20年光阴流转,将会勾连出怎样一段埋藏于时代尘烟下的人生往事?

2013年11月,收藏爱好者刘涛在上海戏剧学院参加全国中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学习期间,周末去上海文庙淘书,以900元价格买到一厚沓装订好的信件。这些信件主要是一个叫素锦(为信主及家人讳,对信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姓名做了处理)的女人在香港写给在上海的家人的。从1956年10月5日开始,到1976年12月12日结束,共326封,跨度20年,总计40万字,记载了她在香港20年的日常起居、生活琐事,展现了她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这批书信还包括素锦的妹妹写给姐姐的书信底稿,共156封,20余万字。

既是个人生命史

也是研究城市史的文献资料

从这些信件中可以得知,素锦1923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康之家。年少时家道中落,无奈之下做了舞女。她遇到了来自香港的商人章文勋,对方有意为她赎身,负担她一家的生活。在没有名分的情况下,素锦生下三个孩子。但章文勋有一天悄然带着原配回到香港,与素锦不告而别。失去生活来源的素锦,将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托付妹妹照顾,1956年孤身一人赴港,希望能当面找章文勋讨个说法。谁知这一去便再也没回来。她就靠着写信与上海家人沟通交流。在信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素锦作为女性的心路历程与内在成长。从不得不依附他人,到克服种种困难,自己出去打工。

不管多么艰难,素锦从未放弃作为母亲的责任,把辛苦攒下的每一分钱,源源不断寄回上海。最难得的是,素锦在经济状况极度困窘的情况下,一直未曾放弃自我成长。如信中所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世界名著支撑素锦挺过了人生中很多艰难时刻。素锦因为要节约金钱,她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待在家里看书。她看的大多是文艺类及翻译类书籍,这些作品既消磨了时间,也为她提供了很多启示,书里的内容常常令她陷入沉默深思,那就是该如何掌控生活而不为之所困。

读书明理,几个月下来,素锦明显感觉到自己认知的进步。她还想读英文,但英文书太贵,因囊中羞涩暂时作罢。在给妹妹的信中,她这样写道:“简单的生活与智识是不可脱离的,有智识,即使过最简单的生活也是有技巧的,所以我有信心,我有勇气,我相信我们是会好的,快乐些吧!”一个人不管身处何种境遇,也能活出梦想的闪光,这也许是这个故事最让人动容的地方。

这些书信虽只是普通个体的喜怒哀乐,但我们能感受到素锦作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在港20年间的隐忍及煎熬;也能看到一位普通小市民对于生活和世事的种种态度,特别是对于1956年到1976年这20年间的变化与发展的独特体会。姐妹间的往来书信,折射出这20年间上海与香港的社会生活细节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变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书信既是素锦个人生命史的日常生活片段,也是研究香港、上海城市史的文献资料。

陈冲被素锦的故事打动

表示有改编成电影的打算

翻看这些充满生活细节和情感纠葛的信,刘涛觉得这里面的故事值得书写,让更多人知道。于是他和作家百合合作,以这些书信为基础开始非虚构写作。2023年8月,《素锦的香港往事》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并在上海书展上举行新书发布会。“网红”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收藏家刘涛、本书作者百合与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一起讨论这本书的价值。

《素锦的香港往事》得到了专业的文学评论家肯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说:“意外得来的482封信里,藏有一个女人20年来在异乡的艰难。以真实书信作底,两位作者真切勾勒了女主人公素锦在香港20年的日常生活以及其间所历经的悲喜。叙述平实、朴素,对信札的呈现克制而恰切,读来历历在目,深受冲击。”

著名演员陈冲也被素锦的故事所打动。她找到了本书作者百合,表示有将其改编成电影的打算,并欣然为本书题写了推荐语:“从剪不断理还乱的七情六欲,到富有牺牲精神的爱;从无奈求生存的奔波,到阅读罗曼·罗兰时的感动和升华;这对姐妹长达20年的通信,记载了时代洪流中一群小人物的梦想、命运和精神,感人至深。”

该书责编、中华书局编辑马燕在编辑手记中写道:“5月20日那天上午,我和百合在陕西南路的一个露天咖啡厅见到了陈冲老师。关于素锦的人生及她的时代,素锦身上那些非常上海女人的地方,陈冲当然比我们更懂。陈冲对着素锦的信件,反复摩挲,惊叹不已。为了更深入了解素锦,她甚至把素锦当年看过的电影《飞女怀春》都找来看了一遍。最让陈冲着迷的,应该还是素锦的个人成长。生活的揉搓并没有让素锦沉沦,她反倒是从跌到底的人生中更深刻地洞察了世事。陈冲感叹素锦不仅阅读那个年代的通俗小说,如《琥珀》等,她还喜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支撑素锦度过人生很多艰难时刻,难怪她信里经常会出现一些颇有智慧的‘做人之道’。与陈冲分手时,看着她的背影在林荫道中慢慢远去,我真的产生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也许,我们可以期待,素锦的故事未来会被搬上大银幕。”

民间书信的历史价值

填补了宏大叙事留下的空隙

书信作为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能够真实地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但民间书信其实很难留存,也不容易进入“历史”。

收藏家刘涛钟情收藏纸品,诸如名片、戏单、契约、账本、票证之类,见到这类物品,总想摩挲一番,探究它们背后的故事。开始时,他特别着迷名人书信的收藏,但收获甚微。一是真假不好判断,不敢轻易出手;其次是要价很高,即使见到心仪的名人信札,也常因囊中羞涩而作罢。后来,许多书贩知道他喜欢收藏书信,便经常向他推荐民间书信。他逐渐感觉到,民间书信也是难得的史料,很有价值。于是他便把精力放在了民间书信的收藏上。至今,他已经收藏了一百多个家族的书信,有的家族信件竟达上千封。

对于自己收藏的一百多个家族的书信如何发挥社会价值,刘涛开始时束手无策。后来受赵瑜先生《寻找巴金的黛莉》和云从龙先生《明星与素琴》等作品的启发,他渐渐找到了途径。“尤其是云从龙先生,一直致力于民间立场的个人历史写作,那些带有体温的记忆,有细节有识见,填补了宏大叙事留下的空隙,让人离历史现场与真相更近一步。他在《读库》发表的一系列非虚构作品,试图通过挖掘小人物的个人史来反映沧桑巨变的大时代,对我启发很大。”刘涛在《素锦的香港往事》序言中写道。

收藏素锦的这些书信后,刘涛曾通过各种方式,甚至写信给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试图寻找她的后人,但始终没有结果。2021年,刘涛和作家百合以素锦的书信为基础,开始尝试非虚构写作。在共同设定写作框架和写作视角之后,由百合执笔,完成《素锦的香港往事》一文,4万余字。这篇文章在《读库2202》刊登之后,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与好评,并荣获2022年《收获》文学榜非虚构类第二名。素锦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唏嘘感叹。正如该书作者百合在后记中所写,“通过本书,我们能看到香港与上海两地的历史变迁,体会到历史对小人物命运的影响;也能窥见中国式家庭的独有特色,家庭成员一方面重视血缘亲情互帮互助,一方面因联结紧密而界限模糊,常因付出与得到不对等而心态失衡,由此生出误解与怨怼,导致恩怨交缠,成了算不清的糊涂账。”

中华书局图书编辑马燕看到《读库》上的文章后,联系上刘涛和百合,希望推出单行本。百合再次阅读了所有信件,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充到14万字,结构也有所调整。与在《读库》上的文章是按照素锦在香港生活的横断面来谋篇布局不同,单行本则以素锦在香港生活的时间轴为主线,大大丰富了她在香港生活20年的生活细节。此外,也涉及素锦在上海的亲人的生活轨迹。

百合在该书后记中还写道:“如果没有流落在民间的四百多封信,她的故事也许永远不会为人所知;如果不是那天阳光正好,恰好被去上海文庙闲逛的刘涛老师慧眼收藏;如果在七年之后一个平常的雨天,在刘老师的办公室,我没有出于好奇顺手抽出那箱子里的第一封信,不知道,她还要在故纸堆里被掩埋多久。”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启动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启动

火炬传递路线主要围绕着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从涌金公园广场出发,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