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黄金 > 正文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2023-09-01 06:58:30 来源:华声在线

【本期金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期领学人】

檀向群 安徽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青年学生是党和国家人才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力量。“青年作为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走向。”青年学生理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和创新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激扬青春活力,激荡青春理想,激发青春奋斗,在学习的道路上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党和国家的事业接班人。

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夯实青年学生的自信基础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形于家庭,成于家庭,与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理同义,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微体,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最生动演绎。在中华民族文明渊远流长的时空里,两者互相印证,互为表里,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为中华民族历史注入了血脉活力,中华民族为中华优秀家风提供了时空场域。可以说正是千万个家庭共同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而中华民族文明又为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绘定了民族底色。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是青年学生寻根路上的鲜活载体。青年学生来自每一个家庭,是家风文化的传习者,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可以让青年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家风家训、家庭家教、家书家事活动中受到直观教育和启发,深化青年学生群体对家庭的归属感,家族的责任感、民族的使命感和国家的荣誉感,建构家国同命运的家国观。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来自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有理性的认知,也有情感的接纳,进而对我的家乡、我的学校、我的祖国产生自觉的情感认同和从属,由此而产生对中华民族根文化的依赖和共生。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是青年学生史观教育的生动展现。中华优秀家风文化还蕴藏着深刻的历史哲思和历史学理。纵览几千年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每一处家风展现的都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华变迁历史。可以说家族兴衰与国家兴亡命运相同,福祸相依。国家强盛富裕,则家族人丁兴旺;国家动荡不安,则家族生存艰难。青年学生可以从一个个再现的真实的历史故事中走进每一个家族历史,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历史兴亡变迁,从而树立正确史观。明白实干才能兴家,实干才能兴国的道理。

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养成青年学生的道德理想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可以涵养青年学生的基本道德。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崇礼明德,讲求“五伦”,注重“忠、孝、悌、忍、善”等基本人伦道德的教养,作为社会关系建设的基本准则,为青年学生在处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关系上提供基本指导和伦理遵循。孔子庭训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认为不学诗的人,不能交谈,不学礼的人,无以立身。三国时吴国人姚信在诫子书中说道,古时行善的人不是为了图求行善的名声,是出于自我的道德自觉,始终不渝,坚持不懈。西汉太史令司马谈在《教子遗训》中教导其子司马迁要将行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从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以孝行彰达孝义、孝道,认为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行孝,侍奉父母,也包括对国家忠诚、个人立身准则。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明白做人基本道理,守住基本伦理底线,有益于自我基本道德建设,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建构。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可以凝练青年学生的高尚品德。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以修养高尚品德为根本归旨,劝人重义轻利,勤劳节俭,诚信友爱。周公对其子伯禽训诫道:德性广大的人以恭敬守持则荣显,土地充裕广博的人以忧患守持则安乐,高官厚禄的人以谦卑守持则尊贵,兵力众多强壮的人以畏惧守持则势胜,聪明智慧的人以愚钝守持则增益,博识多学的人以粗浅守持则宽广。鲁国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责备儿子要懂得勤劳治国、勤劳治家的道理。三国时吴兴太守虞潭的母亲激励儿子舍生取义,与乱贼作战;北宋时岳飞之母姚太夫人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励子从戎。青年学生通过学习传承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将自我道德发展与国家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以国家为先、民族为重,彰显中华民族气节操守,实现至高的精神追求。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可以铸就青年学生的信仰追求。中华优秀家风蕴藏深厚的人生哲理和学理,蕴含古人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青年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家庭范例和生活案例,是青年学生理想信仰的活水源泉。如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治学和修身思想,提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成长成才思想,将学习、志向与报效国家的正向关系讲得透彻明白。蜀国人向朗在戒子书中以天地和顺则万物生长,社会和谐则国家平泰,家族和睦则所求顺遂,教育孩子要懂得“和”的精神和道理。东汉蔡邕在女训中以修面与修心的对照关系教育子女要懂得修心的重要性。青年学生在学习传承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过程中,将自我的实际情况、学习方向、成才志向与民族复兴大任、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形成对科学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的理想目标,为实现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而努力奋斗。

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推动青年学生的实践活力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注重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强调生活技能的培养。如近代政治家、理学家曾国藩曾这样要求后世子女“男子须讲求耕读二事,妇女须讲求纺绩酒食二事”。他认为男女各守其分,勤于家事,家运才能久长,家道才能兴旺。曾国藩本人尊崇“耕读传家”的祖训,不仅嘱咐晚辈要习劳习苦,自己和夫人也率先垂范。他的晚年日记将“习劳”作为家中子弟每日功课的必学内容。青年学生要通过对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和习练,通过家庭生活的劳动实践,锻炼自我独立生活的技能和能力,为自我独立精神的养成打下基础。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注重培养职业技术的能力。中华优秀家风文化认为,农业是根本大业,国家重农、社会尊农、家族劝农,农业为民生之本,于大处讲关系国家富强、社会有序、家族兴旺;于小处说,可保家族基本生活需要,实现自给自足,因此非常重视对家中子弟勤于农业、敢于创业的教导。唐代颜之推在家训中提到勤劳耕种的好处是除了盐之外,其他一切都可尽有。他认为,无论从事哪种行业,只有勤于劳动才是根本,并以此类推,阐述择业、立业和习业的重要性,劝勉子孙们要精通专业,时刻揣摩思量,劳之习之,以达到精纯成熟的境地。他要求子孙们将来无论从事何等行业都要勤于劳作,作农民就要时刻以耕种稼穑为本,作商人就要对市场经济与货物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作工匠就要有打造精良器皿的技能,作手艺者就要多多思考手法和技巧,作武者就要习惯弓马射击,作读书人就要多多讨论经书之义,通过辛勤劳动成就一番事业。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注重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推崇公私分明,爱国奉公,廉洁公正的治国品格,家事国事泾渭分明,决不以权谋私作为自己发家致富的资源,魏国人辛宪英告诫儿子:“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魏晋人荀勖戒子奉公杜私,言道:“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青年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建立思想红线,增强自我作风建设,知法守法,把自己锻造成思想干净、能力高超、素质过硬的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在为社会服务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总之,中华优秀家风文化蕴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培塑青年学生的历史自信,可以修养青年学生的良好品德,可以推动青年学生自主实践,助推青年学生进一步成长成才,早日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有新人。

来源: 人民论坛网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上交所:上市公司业绩将大概率加速回归稳步增长轨道 上交所:上市公司业绩将大概率加速回归稳步增长轨道

据上交所,展望下半年,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供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