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增订本),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 著,北京出版社2012年6月版。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后为清朝所沿用,它比元大都城更加雄伟壮丽。
(资料图)
元大都旧城周围六十里,共十一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城,以其城围太广,不便防守,遂将比较空旷的北部放弃,废掉东西两墙北面的光熙、肃清二门,而在原北城墙以南五里,另筑一道新的城墙,仍然只开两个北门,改原安贞门为安定门,健德门为德胜门,同时又改东墙的崇仁门与西墙的和义门为东直门与西直门,其余七门则仍其旧。
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朝又将南城墙向南推移了二里,仍开三门,名称如旧。至此,城围共计四十里。正统元年(1436年),明朝又修建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桥闸,四年完工,遂改丽正门为正阳门,文明门为崇文门,顺城门为宣武门,齐化门为朝阳门,平则门为阜成门。九门之名历清朝不变,此即所谓北京内城。
正阳门城楼,《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永乐四年明朝即议营建北京宫殿
洪武初年在压缩元朝北城的同时,为了消灭所谓“王气”,又将元朝故宫拆掉。这虽是一项破坏性的工作,却为后来有计划地营建北京提供了前提。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即议营建北京宫殿,并着手进行准备工作。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大举兴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竣工。此役不仅完成了紫禁城及皇城的宫殿、门阀、城池,而且完成了太庙、社稷坛、天坛、山川坛以及鼓楼、钟楼等一系列建筑。这次营建的宫殿门阀,规制一如南京。
紫禁城又称大内,周围六里,在元朝大内的旧址上稍向南移。有四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皇城周围十八里有余,主要有六门,南面第一门为大明门,第二门为承天门,第三门为端门,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
紫禁城,《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到了明朝中叶,北方蒙古族的马队不时南下骚扰,甚至直薄京城。同时,北京城的人口大量增加,城外居民日益稠密。因此,朝中不断有人主张修筑外城,将城外居民围括城中,以便加强防御,于是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完成了一道包围京城南面的外罗城,此即所谓北京外城。原议外城包围京城四面,但因经费不敷,只修成了正南一面。因而,整个北京城便形成一个凸字形的轮廓。外城只长二十八里,有七门,正南为永定门,南之东为左安门,南之西为右安门,东为广渠门,东北角为东便门,西为广宁门,西北角为西便门。
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变迁示意图,《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元朝大都城是土城,明朝则把内城的土墙全部用砖包砌,洪武时包砌了城墙外侧,正统时又包砌了城墙内侧。而嘉靖年间加筑外罗城,更是一开始即用砖砌。又内城九门外面护城河上旧有木桥,在正统初年也都一律改易为石桥。明代北京城的坚实,远远超过了元大都。
中轴线穿过紫禁城的中心,南达永定门北抵钟楼
明代北京城的设计布局是非常严密完整的。从全城来看,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紫禁城。而从外城到紫禁城,每城周围又绕以既宽且深的护城河。这样,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就成为全城的中心,处在层层拱卫之中。其次,在北京城的设计中,还采用了按照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来安排一切建筑布置的原理。这条中轴线穿过紫禁城的中心,南达永定门,北抵钟楼,长约十三里。全城最宏大的建筑和场地大都安排在这条中轴线上,而其他各种建筑物也都按照这条中轴线来做有机的布置和配合。
皇极殿,《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紫禁城的主要建筑都坐落在中轴线上,由南而北有午门、皇极门(原称奉天门),外朝三殿皇极殿(原称奉天殿)、中极殿(原称华盖殿)、建极殿(原称谨身殿),乾清门,内廷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玄武门。其他次要建筑则都按照对称排列的原则,配置在中轴线的左右两边。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的左右有文华殿、武英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两侧更是重楼叠阁,千门万户。由午门到建极殿构成外朝,由乾清门到玄武门构成内廷。外朝是皇帝发布政令,举行国家大典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及后妃燕居之所。
午门在明代是百官常朝集会的地方,又是每有征讨凯旋举行“献俘”仪式的地方。在明代,这里也是对触怒皇帝的官吏进行廷杖的场所。皇极门是明代举行常朝的所在,皇帝时常“御门决事”。皇极殿是明代皇帝坐朝的金盔殿。每年在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要在这里举行庆祝典礼。其他如新皇帝登极、颁发诏书、公布进士黄榜及命将出师等等,也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中极殿是明代皇帝去皇极殿在此事先会见朝臣和稍事休息的地方。建极殿是明朝册封皇后、太子时,群臣上表,皇帝接受朝贺之所。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寝宫,也在这里召见臣僚,常日视事。交泰殿犹如中极殿形制。坤宁宫是明代皇后的寝宫。
在紫禁城以北,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则是万岁山和鼓楼、钟楼。万岁山俗称煤山,清初改称景山,相传由土渣堆筑而成,上有五峰,登临山顶,可以俯瞰全城。此山立在元朝后宫的旧址之上,意在压胜前朝,所以又叫做“镇山”。鼓楼、钟楼后为清朝所重建,这是全城报时的中心。
在紫禁城以南,出了午门,沿着中轴线,左侧有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侧有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社稷坛,正南是端门,又正南是承天门。这里是明清两代时常举行颁发诏书仪式的地方。在明代,诏书在承天门上宣读之后,要放在“云匣”中,用彩索系在“龙竿”上降下,然后由礼部颁行全国。在清代,诏书在城楼上宣读后,则要放在“朵云”里,用木雕的金凤凰衔下,称为“金凤颁诏”。
明代北京城大明门内中央机构分布图,《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在明代凡国家有大典则开大明门出入
承天门外有“T”字形广场,名曰天街,外建宫墙。天街东西两端各建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其向南凸出的部分接通大明门,墙内是千步廊,墙外是中央官署所在地,五府(前、后、中、左、右军都督府)各部(吏、户、礼、兵、工部)对列东西。长安左右门外又各有门通向五府各部,称为东公生门与西公生门。
在明代,长安左右门皆守以禁军,每日百官奏事,都从此二门进入。凡国家有大典,则开大明门出入,否则常闭不开。每科新进士为首前三名在殿上胪唱传名后,则出长安左门,由顺天府尹候迎至署欢宴祝贺。每年霜降后,吏部等衙门则在广场西侧举行“朝审”,对死罪重囚进行复审定案。
大明门前横可一条棋盘街,这是东西两城交通往来的孔道。正南是正阳门,又正南是永定门。永定门里以东为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以西为山川坛(初称地坛,后又改称先农坛),是祭祀农神的地方。
天坛祈年殿,《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明代北京街巷的排列采取方正平直的形式,这是由整个城市的方正平直所决定的。大街多作南北向,而胡同则多作东西向。内外城共十六门,每座城门都有一条笔直的大街。全城著名的大街三十余条,纵横交错,形成棋盘式的道路系统。街的大小都有定制,大街宽二十四步,小街宽十二步。最小的道路称为巷或胡同,胡同遍布内外城,多至一千余条,这里是居民住宅集中的地方。
本文选自《北京史》(增订本),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
摘编/何也
编辑/王铭博
导语校对/赵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