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黄金 > 正文

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课本剧 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

2023-08-15 06:23:50 来源:互联网

今天来聊聊关于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课本剧,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课本剧,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特点 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一些单位分别编写新的高中语文课本。


(资料图)

2、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课本已编写完毕,并从1997年开始在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试教,从2000年起推向全国。

3、这套课本有如下特点: 第一, 改革教科书的编排体系。

4、 这套教科书的体系和结构,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作了三个改革:一是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二是破除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阶段”模式;三是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 1.长期以来,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易混合编排。

6、优点是便于阅读与表达结合,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

7、(1)一方面,阅读为了照顾到写,尽管编排了大量课文,但用力最多的是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偏偏丧失了阅读自身。

8、实际上,阅读成了写作的附庸。

9、另一方面,写作、口语交际在教科书中又“忝列末座”,地位低微,缺乏系统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10、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是阅读的附庸。

11、阅读和写作互为附庸,大大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12、(2)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13、一般来说,阅读、听话是理解、吸收信息,写作、说话是把已有的语言材料加工为语言作品,二者的心理机制是不一样的。

14、阅读和写作能力很难同步发展,“眼高手低”几乎是普遍规律。

15、把读和写生硬地捆绑在一起,难免两败俱伤。

16、(3)应该提倡阅读与写作的“远距离结合”,就是在阅读中积累思想、语言、结构,领悟写作规律,培养语感,为写作打基础。

17、而读什么写什么,那种立竿见影式的急功近利的“近距离结合”,在高中阶段越少越好。

18、由于上述原因,这套教科书以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分编的形式来构造三个教材系统。

19、 2.高中语文教科书按照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编排,由来已久。

20、这种编排的长处,是便于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三种文章样式。

21、但它的弊端似乎比长处更为突出:(1)初中教科书中已编排了大量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高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一个循环,教材内容陷于低层次上的重复,学生三年读下来感到枯燥乏味、所获不多。

22、(2)明明编排了不少文学作品,但其中相当部分不得不划进记叙、说明、议论的圈子,当作一般文章来处理,把文学教育摒弃在外,致使文章教育与文学教育两败俱伤。

23、(3)记叙、说明、议论三类文章固然需要依次教学,但三类文章的共同规律在当前讲究各体文章相互渗透的大趋势下,应该说更有教学的价值,“三阶段”编排的模式恰恰对这一点无能为力。

24、由于上述原因,“三编排”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25、 这套新编教科书阅读部分的总体结构如下: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化文章和浅易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化文章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高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高三),学习文化内涵丰富的现当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析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26、这样,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式上升的教材序列。

27、 3.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也配有语文课外读物,然而这套与新编高中语 文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与一般的语文课外读物有很大不同。

28、(1)按照新的高中计划,高中语文课时是有史以来最少的,教学要求并未降低,因此有些教学内容不得不转移到语文读本中。

29、(2)语文读本中的内容,有些是帮助对教科书的理解和掌握,有些是对教科书的延伸和深化。

30、要提高语文能力,不能完全依赖于教科书和课堂教学,还必须遵照修订大纲每学年阅读100万字的规定,在教师指导下课外认真阅读语文读本。

31、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读本和教科书是姐妹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2、 第二,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3、 数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关于语文的性质,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语言是思维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认知世界、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4、因此,语文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以至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传承和精神世界。

35、 语文学科首先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应该从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角度,来考虑语文学科的功能。

36、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大致上有下列方面: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使学生把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

37、 例如,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大大加强了文化的分量。

38、教材编选了占课文总数40%以上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大量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使这套教材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

39、教材还编选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化著作,使学生一拿到教材,就能闻到外国文化的芳香。

40、学生的文化根底牢了,语文能力就不会在浅层次上漂浮,而能真正得到提高。

41、 除了注意选编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以外,新编教材在写作训练、口语训练的设计,课文练习、提示和注释撰写上,都着力于在能力培养的同时,拓宽知识视野、开发智力、塑造心灵。

42、例如,要求学生背诵文言文20篇、古代诗词50首,这使学生一辈子受益匪浅。

43、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同志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的工具掌握,置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烦琐、机械、复杂的所谓“基本训练”,迫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一天到晚忙于打“√”打“χ”。

44、这看似“双基”抓得很紧,实际上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45、殊不知,培养语文整体素质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只有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了,语文能力才能随之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46、新编高中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正是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作出了正确的导向。

47、 第三,重视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

48、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了21世纪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49、在教育目标的确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汲取了终身教育、大众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文明、合作、开放、进取等新的价值观念,还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研究成果。

50、遵照修订大纲的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富于时代气息,现、当代作品占50%以上。

51、 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特点,新教材着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简洁明了地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适当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速度。

52、传统的阅读教材,着重引导学生在文章作法、表达方式、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又只求精不求快,篇篇课文都条分缕析、咬文嚼字。

53、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中不合时宜的东西,第一次重视培养学生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并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

54、由于传统的“八股文”教学的影响,我国的写作教学,往往要求学生写一些能够得分而用处不大的东西。

55、新教材要求学生用简明、连贯、得体的文字,写实用性的文章,并要求有一定的速度,以适应21世纪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需要。

56、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日趋先进,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7、简言之,要求人们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

58、所谓规范,就是指使用全国通用的、国际上通用的、规范化的标准语言,笼统一点说,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所谓简明,就是指使用简洁、明确的口头语言,因为机器理解与控制语言意义的能力较差,无法排除语言杂质;所谓连贯,就是使用逻辑性强的口头语言,因为机器不理解中心不明确、顺序不合理的语言;所谓得体,就是指使用口头语要符合语境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和表达方式等。

59、否则,口头交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60、然而,由于文言(书面)、白话(口语)长期并行这样一个世界语言史上的特殊现象,以及科举制度“以文取士”的历史原因,我国历来重视书面表达而轻视口头表达,口语教材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但又很不如人意。

61、新编高中口语教材,从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学生的口语能力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向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这个目标前进。

62、 考虑到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根据修订大纲的精神,增选了外国,尤其是外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论文。

63、这表现出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增进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用全人类的进步文化来塑造高素质的学生。

64、 这套教材编排的文学作品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60%。

65、高二全部是文学作品,包括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丰富文学素养。

66、高三的2/3是文学作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理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文学素养。

67、同时,编写关于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欣赏常识的短文,穿插编排在教科书中,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8、 文学教育之所以能“春风吹又生”,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69、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

70、除此以外,首先,可以进行语言教育。

71、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72、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丰富的、优美的,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

73、例如《诗经》《楚辞》先秦两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和唐宋散文,元明清戏曲和古代白话小说,以及现当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着语言艺术的高峰。

74、在运用语言方面,足以作为学习的楷模。

75、学生学习这些作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有利于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

76、如果把这些作品排斥在外,只囿于阅读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学习语言的收获就相当有限了。

77、再说,就语言的运用来说,记叙、说明、议论的语言和文学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有些精彩的应用性文章也是用文学语言写的。

78、古代的《祭十二郎文》《陈情表》《答司马谏议书》以及现代的鲁迅的书信、郭沫若的一些序,不都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吗?因此,学习文学作品有益于学生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79、 其次,文学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80、阅读文学作品需要想象和创造,需要形象思维,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是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81、形象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82、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非常强调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83、钱老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84、针对忽视形象思维的倾向,他以自己的感受为例,认为,正是他的夫人介绍的音乐艺术里所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他学会了艺术的、广阔的思维方法,从而避免了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85、他认为,科学思维源于形象思维,一个科学家搞设计,首先要有形象思维。

86、当前中学教育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却对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抑制,这对于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

87、文学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协同发展,从而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全面思维。

88、 综上所述,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89、这套教科书加大文学课文的比例,重视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成为21世纪需要的建设人才,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90、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

91、 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

92、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中学教育新模式,是从单一的选拔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也就是加强基础,发展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

93、除了为学生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基础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打下基础。

94、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要适应这种发展形势,除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

95、 首先,加大教材的弹性,教材内容分出层次,使教材既适用于全体学生,又使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96、教材包括课内用的教科书和课外用的语文读本,教学要求有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课文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练习有必做题和选做题。

97、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教材的基本部分,就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98、同时教材又为有余力学得高一点、难一点的学生,为有志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宽广的天地。

99、 其次,教材在继续重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思考、想象、联想、观 察、感受能力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

100、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阅读中只有一种答案,作文只有一种模式,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严重萎缩。

101、新编高中教材力图破除这种现象,在课文的选取、练习的设计、提示和注释的撰写上,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02、比如,课文练习注意启发性、开放性,根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允许有多种答案,提倡各抒己见。

103、对文学作品,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去分析,决不定于一尊。

104、又如,写作练习提倡自由表达,这个精神贯穿于所有写作单元的全过程,同时另设“自由写作实践”,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拘形式、毫无束缚地写出来。

105、 第五,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06、 传统的语文教材,称为“教本”,教材编写者的着眼点是利于教师的“教”,而不怎么考虑利于学生的“学”。

107、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则不然,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而且更主要是“学本”,我们编写者的着眼点当然不只是利于教师的“教”,而是更要利于学生自学。

108、 为了利于学生自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序列的编排,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尽可能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开放的合作关系。

109、比如,文学作品的练习设计,弱化传统教材所强调的分析,而启发学生去体会、感受和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在身临其境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和锻炼意志;又如,在教材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开展一些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组织的语文活动,诸如专题采访、讨论、读书和写作之类。

110、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包括教科书和语文读本,课文分为教读课本和自读课本,以利于学生把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举一反三,运用到自读课文和语文读本中,进行自学训练。

111、课文配有学习重点、提示、注释和练习,有的还有评点、批语,以利于学生自学。

112、教科书中有补白性的小方块,介绍课文作者、作品背景和对作品的片段评论,供学生自学课文用。

113、教材还引进自学语文的方法,包括读、写、听、说各个方面,使学生掌握方法,进而养成自学的习惯。

114、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

115、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新出版的书刊之多,称为“汗牛充栋”已是毫不夸张了。

116、而中学,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

117、其他更多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地出现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学习,或者说终生学习。

118、难怪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

119、,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有利于学生自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信通过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让政府行为在诚信的“阳光”下运行 让政府行为在诚信的“阳光”下运行

中宏网8月14日电(记者韩鹏飞)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