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学校扎根祖国西北大地办学,大力弘扬黄土地精神和黄河精神,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建校7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人才,为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文化传承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二十大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为学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学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奋进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积极贡献力量。
(资料图)
坚持聚焦主线,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西北民族大学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方面,坚定不移赋予一切办学活动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把更好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重大办学使命。特别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进一步聚焦工作主线,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突出顶层设计。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意见,坚持所有资源向主线配置,所有工作向主线发力,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优化内设机构,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处、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对外联络办公室、“三全育人”工作办公室,优化组建中国语言文学学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梳理完善内设机构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全面清理各类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将“铸牢”主线当作“生命线”不偏不离、不折不扣贯彻到职责和制度中。
突出宣传教育。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高标准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文化导论”等金课,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案例展。发挥落户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基地作用,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歌文化节”等活动,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推普送教下乡”“送经典下基层”等活动。精心打造“石榴花开”大讲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师讲堂”等品牌活动。积极服务民族外宣工作,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虚拟实践创新中心”建设。
突出融合共进。加大学院(部)、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以语言智能处理和文化计算二级博士点为依托,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理建模等新型技术应用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持续构建“互嵌式”人文环境,将职工之家、学习援助中心、创新创业团队、学生社团等作为促进师生“三交”的重要平台。加强校园中华文化符号建设,积极展示体现“融合性”的文物古籍及其他文化艺术。建成全国高校首家“黄河大合唱”展览馆,优化打造“中华典籍陈列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举办“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等。与甘肃省民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研究咨询中心”。
坚持内涵发展,努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三全育人”体系,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自觉担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构建完善思政育人体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建强“大思政课”,健全完善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所有课堂、所有活动育人网络,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聚焦实践、网络、文化等十大育人环节,以及公寓、教室、图书馆等十大育人阵地,创新形成全员联合、全程联动、全域联贯的“1+10+10”协同育人模式,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长效机制。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四新”建设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引领,努力构建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机制更加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瞄准国家急需、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布局,制定《西北民族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布局10个新工科、10个文科、1个新农科、1个新医科专业,加大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创建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持续优化调整民族类学科研究方向和内容,统筹推进其他学科转型调整。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和完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推进“一专业一证书”、“1+X”证书试点工作,积极对接行业标准,深入开展职业资格提升培训和创新创业教育。对接“双一流”大学广泛开展专题调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学校有30个项目获批甘肃省2023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2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深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制定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艺术教育,开展艺术实践,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加强体育健康课程一体化建设,培育特色体育项目。牵头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艺术分盟,举办“中国西部地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新时代甘肃高校美育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研讨会”等系列学术会议。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文化节、“三下乡”劳动锻炼等活动。
坚持“四个面向”,着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拓展科研服务渠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学研究创新发展,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优势,集聚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学校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建立了生物工程材料开发与利用、动物细胞工程等技术平台,成为西部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内循环新布局的重要组成力量。学校建立“一带一路”多语言智能处理与人文社会大数据研究中心,研发国家通用语与民族语人机合译实践教学平台,被20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推广使用。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共同参与建设的“甘肃省表界面化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将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表界面化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
持续加强成果推广转化。学校先后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签订20多个校地合作协议,制定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校地(企)合作联合资助项目实施方案,每年安排15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鼓励教师申报校地(企)合作联合资助项目。学校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研究团队孵化出3个学科型高新企业,研发10个主导产品,得到多省市住建、墙改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推广,研究成果高质量转化。“细胞基质疫苗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聚焦病毒类疫苗生产关键细胞基质创制、细胞基质疫苗主要原辅材料关键技术及国产化,努力搭建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桥梁。
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所等3个研究机构,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创新研究基地,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分中心。相关重大研究将为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同时,联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成立“双碳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绿色牧业”“低碳经济”等五大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坚持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学校自觉担负文化使命,加强研究阐释,打造了一批文化精品,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成立“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传播研究所”,积极探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传播机制和实践路径。组织举办“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敦煌文献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等系列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就加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开展深入研讨交流。
传承中华文化瑰宝。学校建有“格萨尔研究中心”,对多民族史诗《格萨尔》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整理与研究,出版了学术巨著《格萨尔文库》。同时,高度重视整理出版流失在海外的敦煌文献,通过收集整理模糊文字、影像复原等方式,使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文献首次以出版形式回归故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品。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是全国最早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院校之一,设有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连续举办多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内容包括临夏砖雕、甘肃木雕等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举办培训、研习班、专题活动等,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成效,着力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水平,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
(张俊豪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7-8期
作者:张俊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