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大足区召开的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于今日(21日)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文博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以及多个国家学者的56篇发言摘要,在展现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几十年成就的同时,也充分彰显出本届论坛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属性。论坛闭幕式上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与会代表在石窟保护目标与发展愿景方面达成如下共识:
(相关资料图)
01
重申国际理念
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和《巴黎协定(2015)》确立的目标和原则,赞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等国际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作出的引领性贡献。我们呼吁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倡导以石窟寺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为一体的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
02
开展保护行动
积极制定保护规划,有序实施保护项目,加强石窟寺监测预警,提升石窟寺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开展预防性保护,预防并阻滞病害发育,最大限度降低和消除极端气候条件对石窟寺造成的灾害性破坏,增强石窟寺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切实保护好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应更多地关注中小石窟的系统性保护。
03
加强科学研究
积极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深化跨学科合作,高度关注石窟寺失稳、水害侵蚀、风化破坏等普遍性问题的针对性、专门化解决技术和方法,拓宽适用新技术推广试用范围,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石窟寺预控技术储备;关注石窟寺考古和数字技术在文物信息保存和价值阐释、石窟寺遗产展示创新、石窟寺遗产地能力建设等领域的作用和潜力,注重石窟寺数字化信息的规范提取,加强数字遗产信息对保护、修复的支撑,尽最大努力留存更多的遗产信息。
04
加强风险防控
倡导石窟寺安全风险精准监测与防控,关注长时序多场耦合监测数据挖掘,提升石窟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有效管控气候变化下的石窟寺潜在风险,为石窟寺保护项目实施和延滞石窟寺潜在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05
助力可持续发展
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石窟寺保护利用和多渠道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尝试遗产地社区参与石窟寺遗产日常管理的机制体制,推动石窟寺保护利用成果惠及在地社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本次论坛所确立的目标与愿景,我们呼吁:
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开展石窟寺保护学术交流研讨,加强国际(地区)合作研究;成立专门化的专业咨询机构,落实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计划,协调石窟寺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相关事务;制定系统教育培训交流计划,促进石窟寺保护人才培养与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探讨建立专门性保护研究交流机构的可行性,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灾害治理、技术与材料研发、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价值挖掘与保存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共享与推广试用;推动建设全球石窟寺遗产历史影像数据库,为石窟寺文化传播与艺术欣赏创造更多维的场景。
(总台记者 田云华 夏斯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