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杨勇 龚韦双)8月21日,以“AI科技·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专项赛在绵阳开幕,超50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分享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落地。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120余所高校的近300支队伍现场对决,展示自动驾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
活动现场。 龚韦双 摄据悉,本次专项赛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绵阳科技城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聚焦双足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前沿热点技术,设有Apollo星火自动驾驶赛项、Aelos人型标准平台赛项、Roban人型标准平台赛项、Roban人型标准平台虚拟仿真赛项。
四大赛项分别考验学生自动驾驶软件算法开发与调试、人形机器人路径规划与导航、人形机器人视觉算法开发与应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开发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和能力,全面锻炼选手的综合能力。
当天,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120余所高校的近300支队伍现场对决,展示自动驾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
比赛现场。 龚韦双 摄作为国内智能制造技术和高端人才的重大交流平台,大赛同期举办人工智能大会,邀请专家学者,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结合国家战略、前沿技术、产业生态等话题进行深度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以“科技战略供应链”为主题,围绕科技战略供应链的基本特征、科学问题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发展脉络。他表示,基础研究是原始技术创新的源泉,集成创新是高端产品研发的必然。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围绕“机器人前沿技术与创新发展”作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当前机器人在农业、工业制造、医疗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场景,分析了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布局、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分享了乐聚高动态仿人机器人等项目研究进展。他强调,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形成完善的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实现机器人技术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去年以来,围绕绵阳市委市政府“抢占新赛道”的布局,绵阳科技城新区前瞻构建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深耕未来产业,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探索建立“一个领军团队、一个研究院所、一个实训基地、一支产业基金、一个产业园”的“五个一”发展模式,成功引进机器人企业30余家。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将达到120余家,产值突破百亿元。
绵阳科技城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的举办,不仅充分展示了绵阳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更为新区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地和人才聚集高地提供了支撑。接下来,新区将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从孵化到转化、服务、落地、发展,建设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研发机构,真正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助力产业集聚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除机器人产业以外,重点发展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和绿色环保等产业,实现新兴产业集群成链,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奋力谱写绵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