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王仕豪
(相关资料图)
蜀道难?蜀道不难。如今的四川,广泛吸纳全国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巴蜀文化传播到了远方。
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封面新闻特别策划推出 了古风轻漫画《蜀道哪儿难嘛》作为“寻路蜀道”大型系列报道的开篇,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界人士、高校师生等,用方言朗诵与蜀道有关的古诗词,让人耳目一新。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肖德美、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李敏,也分别用川腔越韵朗诵了李白的《蜀道难》(节选)和陆游的《书怀·楚泽巴江两鬓残》,让文化“川越”蜀道,迸发出新的光芒。
肖德美
肖德美:
巴蜀文化的厚重感让人沉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奇丽惊险的山川,气势宏大的瀑布,恣意翱翔的飞鸟,李白笔下的蜀道,充满了崎岖惊险,却也雄伟壮丽。自古以来,由于地理地势,巴蜀地区总像是蒙上了一层面纱,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诱惑,巍峨的山川险势,让人心生畏惧的同时,也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千年后的今天,天府之国早已向世人们敞开了怀抱,欢迎所有人的到来。谈及对蜀道、对川剧等巴蜀文化的感情时,肖德美直言:“我来自大巴山,红色革命根据地,我十分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巴蜀文化的厚重感,这种人文精神,让我深深地沉醉与敬畏,封面新闻特别策划的《蜀道哪儿难嘛》非常有意义。”
作为国家级非遗川剧项目传承人,肖德美在演出之余也经常携川剧到各地宣传、推广川剧文化,并与地方剧种的戏曲从业者交流、学习。“今年上半年,我们川剧《草鞋县令》就曾到浙江绍兴演出。在那里,我还跟当地越剧演员进行过交流,也在当地高校进行了现场讲座,分享川剧的艺术魅力。”肖德美认为,“我们应继续加强各地文化之间的学习和沟通,让川剧‘走出去’,也要把其他的文化‘引进来’。”
李敏
李敏:
越声颂蜀道,文化因交流而精彩
“楚泽巴江两鬓残,夕阳又是倚阑干。敢言日与长安远,惟恨天如蜀道难……”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怀·楚泽巴江两鬓残》。正在全国巡演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李敏,用越剧老生的腔调朗诵了这首千古名诗,特有江南韵味,赋予了该诗全新的感觉。
一个月前的7月11日,李敏曾带着越剧经典剧目《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来到成都巡演,以婉约、细腻见长的拥有百年历史的越剧,通过新蜀道流进巴蜀腹地,唱响天府之国,备受观众好评。
除了《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李敏也曾在《红楼梦》《林默娘》《天雨花》《唐琬》等大幕戏中,有过众多精彩的演绎。谈到传统戏曲的魅力,李敏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大家走进剧场来看戏,那感觉是很不一样的。置身于表演、情节、音乐当中,包括与台上演员的互动,都能够引起观众共鸣。而且越剧既有阳春白雪,也下里巴人,魅力独特。”
作为绍兴市越剧团艺术总监,李敏在演好角色之外,对于演员表演、舞台调度、唱腔唱法、剧本呈现、舞美服装、乐队排练等,也都事无巨细。她的认真态度,也贯穿于朗诵《书怀·楚泽巴江两鬓残》的过程中。
当时,正在为全国巡演排练作品的李敏,欣然接受封面新闻邀请,以越剧之声朗诵陆游关于蜀道的作品。她先是认真琢磨诗词的含义,再分别尝试用越剧小生、老生声腔朗诵,并最终选出最合适的老生腔调作为最终的作品。
不管是来成都巡演,还是以越声“援”川蜀文化,李敏始终认为,好的艺术、好的文化,要在交流的过程中,才会有意义,才会有进步,“未来,不只是川剧,我们还会多多地与其他地方戏曲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共同发展。”
蜀道难?蜀道不难。如今的四川,广泛吸纳全国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巴蜀 文化传播到了远方。
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封面新闻特别策划推出了古风轻漫画《蜀道哪儿难嘛》作为“寻路蜀道”大型系列报道的开篇,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界人士、高校师生等,用方言朗诵与蜀道有关的古诗词,让人耳目一新。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肖德美、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李敏,也分别用川腔越韵朗诵了李白的《蜀道难》(节选)和陆游的《书怀·楚泽巴江两鬓残》,让文化“川越”蜀道,迸发出新的光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