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相关资料图)
他们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诠释医者仁心,践行“大国担当”。
今年是新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60周年。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援外日记》,讲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动人故事。
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晴
我是第24批援塞拉利昂中国医疗队队员刘秋红,来自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是一名妇科医生。
刘秋红在手术中
说起援非,我们科里有两名曾经援非的同事,经常听他们讲非洲的情况,那里的医疗资源缺乏,条件艰苦。我觉得自己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就是要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去年,报名援非的通知一发出来,我第一个就报了名。家里的长辈和我先生还是蛮支持我的。只有孩子们很不想离开妈妈,我便和孩子们讲道理,告诉他们妈妈和许多专家老师们去援非是发挥专长、传播和平的种子,为当地人民的健康做贡献,那可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孩子们从开始不想要妈妈去非洲,到后面见到老师同学就骄傲地说:“我的妈妈很伟大,她要去援非啦!”
刘秋红和家人在一起
虽然孩子们接受了、同意了,但是临走的时候,还没出小区大门,大宝就泣不成声,只有小宝不懂事,还抱着我说要我快点回来,她对时间长短还没有概念。我只想多抱抱她们,亲亲她们,陪伴她们,心里默默地想着:一定好好工作,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虽然有万般不舍,今年3月1日,我们告别了祖国,告别了亲人、朋友和同事,飞越13000公里来到塞拉利昂,开始了为期382天的医疗援助任务。我们援助的医院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Jui镇,这里距离市中心有两个小时车程。
刨宫产手术后
没来之前就对塞拉利昂的环境有心理准备,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这里比想象的更加艰苦。这里物资匮乏,医疗设备配套简陋。刚来的时候,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有一天,宫颈病变筛查中心护士打电话,让我帮忙给一个怀疑宫颈癌的病人取宫颈活检。我想:宫颈活检是个很简单的操作,难道是病灶不典型不好取吗?那我可得教会他们啊。等我去了才发现,宫颈活检的难点不在于找不到病灶,而在于没有合适的器械。原本可以用活检钳创面很小地解决问题,但是因为没有活检钳,我只能用LEEP刀切了一块病灶下来送检,所以创面也会大一些,出血也会多一些。
另外,还经常断水断电,不止给生活带来不便,更具有挑战的是术中停电。我还记得我刚来没多久做的一台子宫切除手术就遇到了术中停电的情况。因为患者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比较大,我们决定选择供电相对可靠的上午手术。准备就绪开始手术,当我们刚刚进腹,断圆韧带准备缝合时眼前突然变得漆黑一片,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停电了。
刘秋红术后查房
塞方的员工十分有经验,马上把手机手电筒打开,我们就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继续缝合。要知道当时气温30多度,我们在手术室还穿了洗手衣、手术衣、戴着口罩、帽子……刚过了几分钟,我就感觉非常闷热,豆大的汗珠流进我的眼里,眼睛都睁不开,巡回老师帮我擦汗后手术继续。好在过了十几分钟来电了,但是好景不长,没过一会又停了。接下来,来电、停电、打手电,来电、停电、打手电……这样反反复复几次后,我们终于顺利完成手术。脱下手术衣,我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
手术后,患者紧紧握着我的手,对我说:“God bless you!”我深知,那是对我们中国医生的感激、理解与信任。我真的觉得,能为病人解除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
刘秋红和患者在一起
每次父母打视频电话来都说自己身体好,让我不要挂记;弟弟一家说虽然他们出差很辛苦,但好在工作顺利,小侄女也在健康成长;孩子们每天分享她们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还不忘吐槽一下爸爸,一再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安心工作……这些都让我觉得我的家人其实就在身边,时刻让我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希望圆满完成援非任务,早日回国和亲人团聚。
作者|第24批援塞拉利昂中国医疗队队员刘秋红
编辑|李琳
联络|赵倩 安然
签审|魏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