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一盏鱼灯——汪满田鱼灯汪春燕工作室在歙县揭牌,社会各界人士及部分汪满田村民和汪春燕的亲朋好友纷纷到场祝贺。
汪满田鱼灯非遗传承人汪春燕生在汪满田长在汪满田,太爷爷是村里扎鱼灯的高手,汪春燕自小耳濡目染,深受鱼灯文化的影响。16岁那年,她第一次抢得祠堂鱼会的渔头,跟着师傅汪在郎学习制作大鱼和嬉鱼灯的习俗,此后又拜汪小渊和汪义芳为师制作小鱼灯,跟汪在位学习扎制最为复杂的鱼化龙灯,师娘汪胜娟也毫无保留地将鱼灯开脸技艺和嬉鱼灯全流程的规制传授给她。2023年春节,汪春燕不顾疫情情况不明、村中缺少青壮年抬鱼嬉鱼等诸多不利因素,再度争当祠堂鱼会的渔头,通过聚合渔会乡亲,寻找外援,克服了疫情和天气的影响,不但自己渔会的鱼灯规模没有减少,还协助上六家渔会制作开路先锋的薄刀旗、派人手帮忙田间渔会制作大鱼抬大鱼,充分显现了汪满田各个渔会既有竞争同时又相互协助和谐友爱的精神,募集的乐助款也创造了历史新高。
作为青年人,汪春燕一方面为家乡的鱼灯享誉全国而感到骄傲,另一方面,看到除了元宵嬉鱼灯前后短短四天,村子里很少有外人光顾,她又暗暗着急。怎么才能把“汪满田鱼灯”变成一盏常明灯?把外界的眼光从鱼灯延伸到对汪满田这个传统古村落和红色革命老区的关注,让他们走进来看一看转一转,再把汪满田的菊花、茶叶、香榧等优质农产品带出去。为此,汪春燕和母亲汪卫红今年嬉鱼灯结束后南下广东香港,西进武汉重庆等地进行调研,还自掏腰包把汪满田鱼灯带到2023年上海旅游博览会上参展,并在主会场举行了两场汪满田鱼灯文化的宣讲活动,受到了主办方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从上海回来,汪春燕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在母亲的支持下,她在歙县县城找到场地,创办了一盏鱼灯馆,在这里既可以举办各种研学活动,也可以进行鱼灯文化的学术交流,它既是汪满田鱼灯在山外的一个展示窗口,也是引导游客去到汪满田深度体验游的接待中心。汪春燕说,大鱼是根本必须坚守,而小鱼一定要游出去,从布射河游到新安江,一直游到大海,然后像鱼化龙一样再回到出发的地方,那时候的汪满田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歙文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