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徐峰 钟延冬
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卫生健康委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部署要求,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通为本”“以用为本”,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深入谋划跨层级、跨地域、跨业务、跨部门重大多跨场景,通过数字化改革的牵引撬动,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让高效、便捷、智能、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新服务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相关做法被确定为第一批数字健康应用发展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升级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一网共享”
加强业务协同,强化服务监管,市级全民健康平台接入10个区市平台、15个垂直业务系统和3498家医疗机构,汇聚居民健康医疗数据25.5亿条,其中电子病历5762万份、健康档案1012万份。强化与省平台信息联通,率先完成了预约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电子健康卡全流程应用、鲁医互认、健康数据高铁、鲁健e查、鲁云急救等百日攻坚行动全部信息化对接任务。建立医疗数据管理制度,培育健康医疗数据要素市场,城阳区医疗数据产品在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完成首次交易,开通线上核保业务,助力实现精准核保、快捷理赔。在复旦大学开展的卫生健康公共数据开放测评中,青岛市综合测评等级列全国115个参评城市第一名。
建设“全市一家医院”智慧就医场景
实现检查检验“一检互认”
建成智慧检查检验互认系统,加强实验室室间质控,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等医疗健康信息调阅共享,解决“不能认”“不敢认”的难题。目前,已在50家医疗机构间,实现10大类115个项目,累计1.1万余项次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节省了群众就医费用。2023年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现场工作推进会在青岛召开。
丰富“互联网+医疗”便民服务内涵
实现看病就医“一号通用”
不断完善“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大力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再造诊前、诊中、诊后服务流程,在微信、支付宝等渠道开展精准预约挂号、智慧导诊、医技预约、体检预约、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门诊住院缴费、医院药品配送、诊疗信息推送等120余项便民服务。目前,“健康青岛”便民平台用户建档1600万份,日平均预约挂号11万人次,门诊缴费110万元,报告查询2万余份;智慧支付缴费让居民平均挂号时间从15分钟缩短为1分钟,就诊环节从8个减少为3个,在院就医时间从3小时缩短为1小时,荣获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
建立政务共享服务机制
实现出生证件“一键联办”
建成“出生一件事”联办系统,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公安、医保、人社等部门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完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支撑政务服务跨部门、跨层级办理,实现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申领等事项“一次提交、多证联办、一站送达”,办理环节由10个简化为1个,申请材料由19份简化为4份,有效化解了“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目前已累计办理业务2万余件。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技术支撑
实现抗疫服务“一网通揽”
持续完善以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慢性疾病综合监测管理和实验室检验检测等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立涵盖发热门诊监测、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和全链条追溯、医疗资源保障等功能模块,横向联通共享教育、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多源监测数据,纵向贯通国家、省、市、县与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相关数据,提升“数字抗疫”智能化水平。累计向市疫情防控平台推送重点人员信息15万余例、隔离管控信息7万余例,智能外呼2000多小时,自动生成初报、流调报告2万余份。青岛市做法被评为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比赛创意类赛道一等奖、山东省大数据应用优秀案例、中华预防医学会数智化优秀典型应用甲等案例。
下一步,青岛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统一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数字健康变革、创新、发展,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群众卫生健康服务获得感,为健康山东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