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被命名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今年,上海师大二附中首次开启全市自主招生通道。在上海诸多名高中之林,地处上海西海海滨的上海师大二附中何以走出一条有特色、高质量的教育之路,让我们一起沉浸式走进这所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兼具的学校,感受它的育人魅力。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办于1985年,集合区域生态、科技发展的资源优势,采用“政府为主,三方共建”的办学新模式。在近4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致力于“生态科技教育”的探索与沉淀,注重学生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和面向未来的全人发展,以“生态科技”为支点,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
(资料图)
学校曾先后获得“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自然博物馆学校示范校”“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并于2022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
临境:初识绿色共生的校园生态之美
校园环境,是学生日常学习和成长的最重要的场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就一直保持着“上海市花园单位”的称号。物种丰富的生态网络、绿色校园建筑和园林式的校园风景,宜人宜育,景至人心。
除了生态天然之美,学校用心营造绿色、协调、共生的校园立体学习环境,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理念融于日常教学的每个空间情景之中,为学生们打造“具有生态野趣、物种多样、自然体验与教育的趣味学习空间”。
在“博物学习空间”,积聚了“生态之美”“海岛之特”“蜕变之彩”“进化之路”等七大功能区。七大功能区各具特色,是孩子自主探索生态学习兴趣的绝佳科普基地。
博物学习空间:“海岛之特”功能区
空间内还藏有2000余件动植物等各类标本。无论是由大熊猫、金丝猴、虎、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是上师大生命科学团队在全世界首先发现并命名的诸多001号编号的昆虫标本,都极为罕见、异常珍贵,极具研学价值!
博物学习空间:“生态之美”功能区
走出博物空间,来到生态廊道,便进入了河西岸湿地微生态实景场域。校园荒野、精品果园、生态创客空间、生态鱼池……这里是孩子们探索本土生物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第一现场”。
在生态创客空间中感受物联网技术下的植物养护和跨区域物种培育的科技力量,在精品果园中感受新农业发展的魅力和果实。环境要素数字化呈现、低碳节约体验式感知,这种最直接最在场的生态科技交融魅力体验,构成学生未来生态文明素养的点滴。
亲境:感受意趣盎然的校园特色生态课堂
成为化学魔法师,将树叶变为叶脉书签,从玫瑰中提取芬芳清澈的纯露或是在水的世界发现深层奥秘……每一位二附中的学生都是一名探险家,他们收集校园荒野植物图鉴、使用酷炫的人工智能辨识各类“神奇动物”,或是在微生世界与大气环境中徜徉遨游。
荒野探秘、走进湿地,在二附中的特色生态课堂中,学生们不断揭开自然世界的迷雾,解锁着未来生态之城的新地图。
足球社、羽毛球社、麦秆画社、摄影社、绿色小记者社、青春话剧社……学校的31个社团,点缀着学生们课堂之后每一个兴趣活动的瞬间。叫上几位好伙伴,一起试试怎么操作无人机、一起跟着达尔文的脚步探索更多生物学的奥秘、一起去田野寻找每一个不容错过的春夏秋冬。
入境:步入潜力无限的校园生态科研之路
和基地成员一起探秘校园的生态系统,是二附中的学生薛裕辰和伙伴们的日常。在一次次步入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关于香樟树群落结构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借助学校的“未来生态学家计划”,她决定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项目来深入。在辰山科研中心专家以及学校老师的协助下,在一次次测量香樟树的直径和冠幅的过程中,在一张张答辩PPT的制作里,薛同学逐步掌握了研究设计、调查论证和数据呈现的科学研究思路,也逐渐开启了自己迈向未来科学家的理想之路。
林间科研:给大树量“腰围”
“课题首先源于真实的生态问题。每年6月,我们都会邀请辰山课题指导专家来校宣讲,双方互选后确定参与的人选。暑期以后,辰山导师和校内老师的‘双导师’会先后协助同学们‘攻关’,完成课题。为了让学生在答辩评优环节表现更优,我们还会在校内开展模拟答辩,帮助学生优化、修改。”学校任方方老师介绍道。
正是基于真问题、真研究,二附中不断培养出能够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的“小科学家”、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昆虫少年”等为代表的一批“未来生态学家”。近5年来,学生们荣获国际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等市级以上奖项500余项。
正是在特长尖优与多样化发展齐头并进之下,二附中升学成绩同样喜人!学校高考录取率逐年攀升。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学府都成为学生的可预期的高校之选。
“品正、才实、思锐、行远”,我们期待在上海师大二附中和更多有志少年相遇,欢迎你的加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