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闲来无事,去帮儿女带孙子、外孙,享受了天伦之乐,也给儿女腾出了创业致富的时间。
(资料图)
也有一些老人,被儿女拉着去帮忙带娃,不去还不行,儿媳、女婿会说闲话。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导致老人要去带娃,都得尽一份心,不要引发家庭矛盾。毕竟,人与人走得太近,鸡飞狗跳的事情就多了。
关键是,管好自己的嘴,言语得当,别太唠叨,也别做哑巴。坚持“三问,三不问”,在最好的修养。
01
三问,强化沟通。
有的老人,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什么都不敢说。
老人琢磨着,做出了某种决定,子女又百般嫌弃,简直是“费力不讨好”。
其实,子女工作很忙,很多事情想到了,但是没有及时说出来。
两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父母和子女常常有误会。因而,父母要学会“问一问”,促进信息交换,让家庭有欢声笑语。
问孩子的学业安排。
孩子到了几岁了,就要读书了。如何安排?是不是继续要老人接送,还是老人可以顺势就回老家?
也有很多孩子,从两三岁就学艺术,争取不输在起跑线。老人要根据教育的形势,掌握动态。
若是孩子要去某地学习,也要接送,老人就要提前搞清楚路线,保证“轻车熟路”,也就保证了安全。
问周末的生活安排。
很多中年人,在上班的时候,把孩子丢给了老人,到了周末,就自己带。这是惯例,但也有意外。比方说,接到加班的任务、出差的事情。
到了周五,就多问一句,看看子女如何安排,是不是要接管孩子。
问家庭饭菜的安排。
在帮忙带孩子的时候,老人常常要负责做饭。
别以为,把饭菜做好了,子女就会满意。现在生活水平高了,父母做饭菜的习惯,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行不通的。
容许子女给出菜谱,还根据孩子需要的营养成分,做出饭菜,更受欢迎。
另外,老人还要提出建议,若是子女在外有应酬,就及时告诉家里的老人,调整饭菜的分量,避免饭菜过剩、浪费。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变老的过程中,我们要谦虚好学,多问一个为什么?人老了,智慧很多了,但对于家庭的管理,还是要不耻下问。这时候,子女往往是自己的老师。
问话的时候,要注意口气,别张口就来,别带着怒气。就是子女的回答,不让你满意,也别争吵,慢条斯理地说一说,求同存异就好了。
02
三不问,学会尊重。
人老了,在任何地方,最忌讳的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搞清楚,还是一知半解为好。对方愿意告诉你的事情,不要你问,对方也会提起。
有人说:“不是所有的鱼,都在同一片海里。”
子女长大了,和你生活在一个地方,但是子女的人生不会和你的人生重叠,三观也不会一致。
尤其是儿媳和女婿,和你没有血缘关系,但仍要好好相处,视如己出。你对他们的表示尊重,那么你的很老的时候,也会被善待。
该闭嘴就闭嘴,不是冷漠,而是做人的格局,待人的真诚。
不问小夫妻的矛盾,“情感自由”。
老人在子女家,难免会看到子女和爱人吵吵闹闹。
很多老人,习惯性“护犊子”,任何情况下,都是自己的孩子最好。这是本能,但是我们要克制。
要明白“清官难断家务事”,老人在子女家,其实是“客人”的身份,不要搞反了。
除非子女和爱人动手了,否则老人就保持旁观的态度。
我们要相信,“小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听过了吵闹声,又会听到嬉闹声,这是无为而治的结果。
不问孩子之间的争吵的对错,“童真而已”。
带着孩子外出,就会和其他的孩子打交道,也会遇到其他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
孩子有了玩伴,闹起来了,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你只要把孩子拉扯开,就行了,千万不要质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这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对错,也不要评理。
事实上,很多孩子,今天吵了几句,明天就手拉手一起走了。老人太较真,反而添加了大人之间的矛盾。
童年时候的闹翻了,顶多是“我不跟你玩了”,一般不会伤筋动骨。
若遇到非常野蛮的孩子,那就远远地躲开,不招惹就行了。
不问邻里的破事,“与己无关”。
总有一些老人,把农村的习俗带到城里了。
邻居互相串门,相约在小区唠嗑。
本来,邻居交往是好事,但是老人问了一些破事,就会很烦恼。
比方说,邻居两口子吵架,你不要问,更不要建议离婚;邻居家的姑娘三十多岁了,没有出嫁,不要问为什么。
特别是一些不太熟悉的邻居,多问几句,会引发别人的反感。城里和农村,人与人打交道,还是有区别的。
要记住,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主动闭嘴,体现了修养,也体现了退让的态度,自己也有回旋的余地。
03
帮忙带孩子,不是盯着孩子那么简单,还涉及到家庭氛围营造,人际交往的学问。
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希望孩子好好长大,可是我们要用对方法,注重形象,身教比说教更重要。
老人和孩子待在一起,其实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千万不要唠唠叨叨,与人骂骂咧咧,放宽心,接纳别人的不好,看到别人的好。
总而言之,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