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周三发布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为3.06%,较上月上升0.29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上升。
这是有相关统计记录以来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第二次超过3%。上次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超过3%是在2022年1月,当时份额为3.2%。
7月,全球支付货币排名前四位的依然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分别为46.46%、24.42%、7.63%、3.51%。和6月相比,美元占比上升4.44个百分点,欧元占比下降6.83个百分点,英镑占比上升0.75个百分点,日元占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捷报频传。4月,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宣布阿根廷将停止使用美元来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3月,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宣布将直接用人民币 - 雷亚尔结算中巴之间的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达成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标志着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2月,伊拉克央行提出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该国对华贸易,以此改善外汇储备。
8月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取得进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及其盟国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措施,是“尼克松冲击”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中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上的,美元“武器化”彻底破坏了国际货币体系依托的国家信用。
余永定指出,美国及其盟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之后,俄罗斯银行把大量外汇储备转为人民币资产,用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IPS)代替纽约的CHIPS系统。不少国家同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了建立人民币离岸清算银行、货币互换和使用当地货币结算的协议。这些协议,特别货币互换协定,无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进展。但也应该看到,货币互换协议更多是反映了“去美元化”的趋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对美元流动性依赖的努力。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