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时有一种专供行人遮阳、挡风、避雨、歇息的公共建筑物,称做路廊,又称邮亭、茶亭、驻足亭、歇肩亭。千山万水独行,荒郊野外孤旅,人在荒野恓惶,路廊在古道边默立。在那个双脚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岁月里,路廊是游子点在心上的灯盏,是挡风遮雨的公共旅舍。 路廊属敞开式建筑,三面敞开,一面砌墙封死,走向随道路而定,或南北,或东西,官路、驿道穿廊而过。从古代留下来的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路廊不是凭哪一个人的一己之力建成,而是众人之力乐助相建。 路廊建筑一般取奇数而建,开间3至5间,主间宽4米,次间宽3米,深度一般6米;靠近村庄、殿堂前的路廊深度8米左右,高度4米上下。小部分路廊为穿斗式木结构,大部分路廊为方条石加工而成、代为廊柱,上穿木桁,每株石柱镌刻某某善男信女喜助石柱壹根,铜钱多少,得福等字样。廊内地面上铺设石板,也有夯土的。敞开一面是一溜0.5米高的垒石,石上铺设4尺长的石板,靠墙一边是垒石架方木,两者都是供人歇息时的坐凳。廊内奉泗州佛(唐代高僧,生前被尊为观音菩萨化身)供人朝拜! 路廊更多时候是寂寞的。墙上挂几顶箬帽,里面备一堆干草——这是为远行他乡的路客准备的。当夜幕降临时,远客铺开稻草,便可在路廊过上一夜。位于村庄、殿堂前的路廊,还建有房间,供积善村民烧长茶,或堆放杂物之用。这些房间解放后,大都改成村里卖副食品和日用品的小店。 路廊是农村的一个地标性建筑物,往往成为乡下人叙事的重要地点。上世纪40年代,也就是民国时期,在临海沿海片就发生过两起围绕路廊的重要事件。民国30年(1941),临海上盘乡金杏灯村土匪头子百耐王和山项乡穿山村土匪头子金余尚,在山项乡三石徐村徒门头路廊商定:以徒门头为界,廊东的市场、上盘一带的过往客商保护费由百耐王收取,廊西的山项、杜桥一带则由金余尚收取。民国36年(1947),土匪大队长金某看中乡长王某的三姨太,王的三姨太系越剧花旦出身,容貌姣好。金某派手下枪手在市场乡老张堂路廊旁设伏,准备枪杀从杜桥赶集回来的乡长,但结果没有如愿。 建在村庄和殿堂前路廊,是官方发布文告的重要场所,也是妇女为祈求治愈小孩夜里啼哭,张贴《皇皇经》的首选地。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杜桥镇推船沟路廊、大帝殿路廊经常看见廊柱上贴着《皇皇经》,上面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我儿一觉困到天放光”等语。 在过去,农闲季节,村中老少和驻足歇息的过往行人,都会坐在村旁的路廊里一起说说笑话,讲讲白搭,分享各自的见闻。那时的路廊,是相当热闹的。古人说“进三年书房,勿如坐一年路廊”,可见路廊里面故事多。相传蒲松龄就是在路廊里给人供茶水听故事,才写《聊斋志异》的。 但是,一到夜里,路廊又成了因贪赶路而错过投宿的行人、下九流和流浪者的栖身之所,而且还是匪盗经常出没的地方,因此环境相当复杂。为此,路廊也成为长辈训斥、吓唬不听话的孩子的恐怖工具——“不学好,死后倒路廊角头!” 因为三面空空、来去自由等特点,路廊在沿海一带成为了一个意象,许多俗语中都用到了“路廊”一词。一个人家里很穷,我们可以说他“家如路廊”;丈夫不做家务,吃了饭就走,妻子会责怪他“把家里当路廊”。 近几十年,我市交通发展日新月异,步行赶路的人越来越少了,路廊逐渐失去了歇脚、落脚的功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据笔者调查,单单杜桥、上盘、桃渚三镇,在过去就有路廊百余座,现存(含重修)40座左右。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路廊是杜桥镇马岙村广福堂路廊,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最奇特的路廊是桃渚镇四岔路廊,该路廊建在道路十字交叉点上,四面通衢。还有杜桥镇大汾村和汾东村的双路廊也比较有特色。这两个路廊相距20米左右,都为东西走向,廊面朝南,且都是三间面。它们是呈一字排开的姊妹廊,现为临海市文保点。桃渚镇英雄村的天灯盏路廊,杜桥镇后地村的六柱闸路廊,均有避暑胜地的美誉。当地俗语“上有天灯盏,下有六柱闸”,说的就是这两座路廊。每逢暑夏,这两座路廊上凉风习习,犹如深秋,因此闻名遐迩。 当地风景最美的路廊是天灯盏路廊。它是古时杜桥去连盘的必经之路。从杜桥镇肯岙村年岸口走进去三面都是群山,再进三里许,有一个叫做锁浦塘的天然湖,湖面约千亩之广。两岸树木葱茏,峰峦叠嶂,一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天灯盏路廊就坐落在锁浦塘北岸,东西走向,廊面朝南,依水而建。周边古迹众多,廊后有全福庵,抬头望去是紫云洞、白云洞二处禅林。 人生需要驻足和停留。“行行行行行且止,止止止止止且行”“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是古人题在路廊上的两副对联。路廊实在是乡间大地上凄迷美丽的风景。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停留和驻足之间,且行且珍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