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于艾瑞咨询
储能行业仍处在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在上游的技术研发和材料替代性上,我们能看到大部分公司仍在继续加强研发性投入。在中游的产品应用和系统集成层面,产学研的紧密性也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当然最终需要回归至需求终端侧,我们认为以国央企为主体的电力市场改革,和以及垂直产业民营企业(房地产、通信、互联网、制造业等)为主体的碳中和迭代,分别代表了政策驱动,市场落实的两大核心方向。
(资料图)
储能产业链
储能国内潜在市场发展空间
中国电力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大和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量的容量和比例不断增加给储能的市场扩容带来更多发展空间。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其中,从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此外,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储能海外潜在市场发展空间
储能海外市场高速发展主要集中在户储和便携式储能两大领域,欧洲和美国是全球户用储能装机主力,各占据约1/4的市场。高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能源自给率低,消费电价不断上涨,推动户储渗透率提升。
2. 海外建筑多以低楼层独立建筑为主,储能装机建设难度低,市场需求量大。
3.由于户外文化盛行和部分地区多灾的地理环境,便携式储能以欧美和日本国家为主。
由于国内储能商业模式和经济型建立尚未成熟,海外市场已成为国产品牌提升营收毛利和品牌价值必争之地。
......
篇幅较长,本文仅展示部分,添加小编微信,回复关键字“2023中国储能行业报告”免费获取完整清楚文件。
备注:文章来源于艾瑞咨询,本文所用的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私信后台,我们将立即删除,无任何商业用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