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掌上济宁讯(记者 万德龙)近年来,泗水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增加,39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自2020年起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2020年25个、2021年74个、2022年82个;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始终位居全市全省前列,2020年增长5.9%、2021年增长11.7%、2022年增长8%。
8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县市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泗水专场),介绍了泗水县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总体情况和下步乡村振兴重点发展方向有关情况。
该县按照“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点上突破、面上推开”思路,以培育乡村特色、发展富民产业为重点,打破行政界线,片区化、组团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目前,已初步形成南部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北部泗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一区一带”全域乡村振兴发展格局。除龙湾湖片区外,西部金庄镇卞庄片区、杨柳镇薯乐恬园片区,东部泉林镇青龙山片区,中部星村南陈片区,北部柘沟镇凤仙山片区,南部泗张镇桃花源片区也各具特色。
该县以链式思维推动甘薯“一县一业”发展。由县级分管同志挂帅甘薯产业“链长”,打造集“育苗、种植、储存、加工、科研、农旅”于一体甘薯全产业链集群,泗水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甘薯加工企业达到31家,保鲜储存能力40万吨,年综合加工能力60万吨,辐射带动县内及周边种植60余万亩,户均增收2.1万元。以集群理念抢占预制菜产业“新赛道”,依托鸿润、味珍等龙头企业,加快打造集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冷链配送、平台研发、电商金融于一体的百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带动就业3.5万余人,人均增收5万余元。
该县以山东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为契机,聚焦“人”“地”“钱”等制约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1+16”政策体系,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自由配置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采取出租、入股、合作、有偿退出等方式,探索形成了“村集体+农户+合伙人”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新模式。实施“人才+项目”产才融合工程,引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实施“泗郎回乡”工程,建成返乡创业项目2700个,返乡创业人数达到4800余人。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政府做基础、公司做平台、合伙人做业态,推动了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