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财智头条」500元买个好前程?AI填志愿是高科技还是智商税?

2023-06-27 15:43:12 来源:小康杂志社

2023年高考。图源:卡乐图片 宁颖/摄


(相关资料图)

高考结束之后,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新一轮的考试——志愿填报。近期各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开始出现所谓的志愿规划师、AI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卡卖家等。某款志愿卡销售人员称,只要输入分数,就可自动生成志愿表,自动推荐能上的大学和专业,直接给出录取概率。一键生成的填报方案是否可信?

志愿填报类App “一对一服务”上线即售罄

随着各地高考生开始填报志愿,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持续火爆。天眼查App显示,以“高考志愿填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2435个结果,大多是跟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资讯公司,从成立时间来看,最长的超过10年,最短的成立时间不足一个月。其中,不少企业还申请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专利。比如某教育科技企业的“基于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填报前预测录取分数线”,某网络安全科技公司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考志愿填报办法”等。

手机应用商店中也有数百款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App,部分App声称通过AI智能和大数据功能,结合高考成绩和院校历年录取,可智能计算出学校的录取概率。在电商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智能个性化推荐学校”的“高考志愿填报卡”服务的产品种类也有很多,价位多在200元到数千元之间不等。

在其中一款App中,以一位福建理科类考生的成绩615分为例输入咨询,该App显示有138所大学的相关专业可供选择,录取概率从6%到99%,但该App仅提供23家低概率大学名单。其余115家高概率名单则需开通会员才能显示。价格方面,会员5小时体验款为88元,普通VIP会员收费518元,“一对一”超级VIP会员则收费7998元。目前,该类超级会员显示已经售罄。该款App客服人员介绍,超级VIP会员项目由资深老师全程一对一服务,每一届都限量提供。“一上线就售罄了”。

北京一名高考考生家长表示,他已经下载过多个类似的App,花费了近1000元用以咨询相关的高考填报信息。但是各App预测信息都比较雷同,缺乏个性化信息。只能给你提供一个大致的概率。“我也知道这些App不可能给孩子填报志愿最终决策,但看到家长群好多家长都在用,就忍不住跟风注册了。”

催生近10亿市场

据公开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新增高考志愿相关企业仅有6家,2021年,这一数字攀升至788家,2022年,高考志愿相关企业达2033家。

艾媒咨询6月发布的《 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1.3亿元,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8.8亿元,6年间增长了近7倍。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达到9.5亿元。未来,随着高考录取人数逐年增多,高考志愿报考付费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钱景”在前,就连腾讯、阿里、百度等大厂也纷纷开始“试水”AI志愿填报服务。

百度是最早入局高考志愿报考服务的大厂,布局已经比较全面,已推出了AI智能估分、AI高考档案、AI志愿助手、AI对比分析等多个智能报考服务。百度内部人士还透露,今年因为文心一言和文心一格等人工智能产品的上线,填报系统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

腾讯则推出了基于完整的算法+大数据打造的“新高考通”小程序,海量的用户数据叠加完整的AI算法,宣称可为考生提供科学的报考依据,以及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高考服务。

阿里巴巴旗下智能搜索APP夸克同样对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虎视眈眈,不只推出智能选志愿功能,还上线“同分去向”搜索功能集结知名专家和学霸们,免费为准大学生们提供报志愿指导。

大厂们来势汹汹,不过是否真正能够做到完全个性化,依据学生个人画像形成精准推荐的工具型产品,才是关键的一道门槛。

AI不是神器 可以参考不要偏信

尽管AI志愿填报越来越火,但AI给的建议就真的靠谱可信吗?

以ChatGPT为例,对于“福建高考物理类的615分应该如何填报志愿?”这一问题,ChatGPT回答的目标大学包括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实际上,今年福建高考物理类615分的全省排名约为8000名,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除了福州大学,其余大学录取分数以及排名均比615要高出几十分。

此外,有媒体以江西省应届理科考生的身份及真实高考成绩分别试用四款APP,获得的同一高校录取概率完全不同。如同济大学,四款APP显示其录取概率分别为47%、14%、60%和小于1%,最高概率和最低概率差了59个百分点。

“为了得到更加有数字依据的答案,我们买了两家的VIP卡进行对比,结果让我更崩溃了。”今年参加高考的河南考生刘同学和家人本对自己选择了AI填报助手充满了期待,但一番操作下来却让他们失望而归。因为除了保底学校以外,无论是冲击院校还是稳妥院校,能够重合的学校及专业屈指可数,有的是同一院校推荐专业不同,有的是同一院校却不在同一推荐序列。

一位专门做数据分析的专家表示,这类软件应用往往是通过给用户一点甜头后吸引客户走进消费通道,达到为软件引流的效果,大部分的数据来源是一致的,但通过不同的算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所以不可轻易偏信。

步入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莘莘学子为之挑灯夜读的目标,有的人觉得应该优先选择兴趣爱好,有的人觉得就业才是金标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标准答案,也无需AI赋能,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自己心中。

认准“官方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高考填报志愿”早已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以某填报志愿App为例,其用户群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大用户群是学生和家长;第二大用户群是高校;第三大用户群是教育机构;第四大用户群是已经步入大学的学长以及比较知名的高考志愿咨询专家,他们通过入驻的方式提供咨询服务。

利用家长的焦虑和信息不对称,很多骗子也盯上了高考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根据公安部门的披露,一些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

据某公安机关通报,某咨询机构打出广告,称“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事实上,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该机构一些所谓“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还有一部分“志愿填报专家”并没有上过大学,按照总部培训过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更是对孩子前途的不负责任。

教育部官网曾发布预警: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电话、面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校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取高额服务费,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误导甚至诈骗等问题。并列举了包括谎称有内部信息,夸大虚假宣传;谎称有内部人士,假冒专家身份;谎称能精准指导,实则实施诈骗等几种诈骗手段。

据了解,6月22日至28日,“2023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参加,通过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和服务。考生可通过“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相关网页、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参与咨询周活动。教育部提示,考生应尽量寻求官方权威志愿指导服务,警惕个人或校外培训机构“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北京教育考试院也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甄别各类招生信息,要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各招生院校等渠道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不要听信各种谣言,谨防上当受骗,谨防“黑中介”招生诈骗行为的发生。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中国新闻网 、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日报、上游新闻等)

编辑:袁凯

校对:风华

审核:龚紫陌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家长们小心!这类“退费”有诈!_今日聚焦 家长们小心!这类“退费”有诈!_今日聚焦

高考、中考刚刚结束不久广大学生和家长正忙着规划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而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