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放风筝”的俗称。冬末春初流行的游戏。旧说,小儿多内热,易发于春天,放风筝时必张口向上,可以解热。清乾隆陈金浩《松江衢歌》:“儿童结队放风筝,欲近青霄羽未全。莫问空中引鸾鹤,素云仙去已多年。”当代仇琦《风筝杂谈》:“惊蛰到清明一段季节里,松江城内的小校场、体育场、城墙顶上,以及城郊空旷地带,到处可见色彩艳丽、形态逼真的鹞子在空间飘荡。有翅膀扇动的老鹰鹞,有节椎活络的百脚(蜈蚣)鹞,有长须彩翅的蝴蝶鹞,有方形、圆形的灯笼鹞,也有两三米高大的巨型八角鹞、九彩鹞,最简单的叫豆腐干鹞、马桶盖鹞。放鹞子活动松江城镇有,农村也有。记得小时候,春天里,小学校有一两节专门教同学们制扎纸鹞的劳作课。扎成后,学校举行放风筝比赛。县体育场也举行这项竞赛活动。”抗日战争前,松江城镇的殷实大户每年在元宵节后,开始买苎麻皮,雇人搓鹞绳,制扎大九彩鹞,鹞背上安装用真蚕丝带制成的“鹞琴”,也称“鹞鞭”,彩鹞升空后,会发出琴鸣声音。韩三房是当时松江城区最高的建筑物,主人在屋顶平台上将鹞子放高,晚上在鹞绳上引二三十盏用油纸竹丝编制成的各色彩灯(称“鹞灯”),居住在周围一二里内的人家都能欣赏到。抗日战争前,在岳庙前、西城门口、府前街等处,有好几家出售纸鹞的花扎店。抗日战争期间,社会不安宁,放鹞子活动沉寂。20世纪50年代,活动普遍,尤以农村为甚。60年代起较少开展。21世纪起复盛,松江新城区市民广场、中央绿地等处成主要放飞点。
编辑:毛震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