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主战场,当前,全省能源发展处在窗口期、攻坚期,山东正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7月31日,新黄河记者从2023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6月底,山东光伏发电4945.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截至目前,山东在运新型储能283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
(资料图片)
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表示,省能源局坚持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推进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规模化、基地化开发。截至6月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8381.8万千瓦,同比增长27.4%,占总装机的41.8%。其中,光伏发电4945.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生物质发电417.3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风电2421.1万千瓦、居全国第四位。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
新型储能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山东统筹谋划、高点定位、科学布局,新型储能发展实现新突破。
从具体实践看,山东在顶层设计方面,开辟发展新思路。创新出台山东储能发展实施意见、行动方案、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科学搭建储能发展“四梁八柱”。
在推广应用方面,山东创新发展新模式。坚持“储能优先”,将储能配置比例作为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并网首要条件,推动“储能+新能源”协同发展。先后遴选3批、88个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探索形成独立共享、新能源配建、火电联合调频等多元应用场景,实现锂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截至目前,山东在运新型储能283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
在市场机制方面,山东探索发展新路径。建立独立储能市场化交易机制,明确在电量交易、容量补偿、容量租赁等方面规则,提高企业收益,促进储能建设积极性。探索配建储能市场化实施路径,今年山东有两座风电场配建储能与其新能源主体联合入市交易,成为国内首批入市的配建储能。
在产业培育方面,山东打造发展新优势。以锂电为代表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去年底,山东共有锂电生产企业123家,总产值超500亿元。其中,山东省电解液溶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全球锂电十强中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欣旺达3家企业在山东投资设厂,形成以枣庄、济宁为代表的电池组装集聚区,以东营、泰安、滨州为代表的电池材料集聚区。
胡薄表示,枣庄“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曾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资源保障基地,为支持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省能源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支持枣庄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以发展锂电新能源作为突破重点,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将枣庄列为山东重要储能产业基地;2022年,与枣庄共同成功举办首届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近两年,支持枣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7个、规模76.2万千瓦,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前列;推动枣庄成立锂电产业联盟,实现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目前,枣庄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锂电全产业链条,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道路上打造出“枣庄样板”。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力实施新型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上下协同、各具特色的储能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新型储能‘一带、两城、三区、N基地’发展格局。”胡薄说。
按照计划,到2025年,山东新型储能规模达到6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达到1000万千瓦。以此为契机,省能源局将积极支持枣庄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聚力打造“北方锂电之都”,构建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锂电产业生态,助力枣庄做强做优做大锂电产业,为山东深度推进“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持续注入枣庄力量。
原标题:山东在运新型储能居全国第一!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超1亿千瓦
值班主任:李欢
作者:新黄河记者:黄敏
责任编辑:李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