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地图会发现,一条条民族走廊与千年古道交织融合,像丝线般在版图上结成“巨网”,文明的火光在“网格”间碰撞融合,连缀成一整片华夏星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廊与古道,民族与文化,早在未被命名的几千年前已经彼此融合;时光流转,步履不停,最终将华夏融为了中国。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
河西走廊打开了“丝路”
唐蕃古道说“你好,再见。”
河西走廊开通于西汉,贯通古今,
横跨了大约1000公里,
也横跨2000多年。
如今“河西走廊”的张掖丹霞
它大部分位于今甘肃境内,古时连通西域,一句话就能说明它的地位:没有河西走廊,也就没有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它关乎一个国家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宏图大梦。
河西走廊主要佛教石窟分布示意图
佛教东传初始,正是中国人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西汉探险家张骞
率先打通中原到西域的最重要地理单元
而河西走廊也成为佛教东传进入中国内地第一站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1期
河西走廊,它知晓西汉郎官张骞的远行使命;遇见过穿越扁都口的“背包客”法显;喟叹过西域高僧鸠摩罗什的艰难境遇;目送着孤身西行求法的唐代高僧玄奘,堪称一条庄严肃穆的“文明之路”。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锯齿漩涡纹陶壶
早在距今约5000多年的马家窑文化时期
河西走廊就出现人类农牧业生产活动痕迹
马家窑文化之后,齐家文化、四坝文化
沙井文化等相继出现在河西走廊
图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河西走廊是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河西四郡“之一的张掖,则是“十字路口的十字路口”,它使走廊与居延古道相交,北连塞外漠北;南抵祁连山的扁都口,连上青藏高原;走廊整体又与丝绸之路重合,联通着中原与西域、东方与西方。
居延古道与丝绸之路相交于张掖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汉风”与“胡风”在走廊上吹来吹去几千年,早已难分彼此。
河西走廊各地区主要制种产业分布示意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1期
曾几何时,河西走廊吸引游牧民族蜂拥而至,不是融合就是被融合,更使这里成为游牧与农耕民族相融最密切地带。中原文化开始不断向外扩展,北方草原文化则向南迅速传播,彼此之间越发相像。
这其中,有一个民族最值得说说,他们几乎只出现在了河西走廊——裕固族。
1944年摄于甘肃省兰州市,裕固族家族。
图源:Wikipedia
他们的日常穿着几乎与汉族无异,
能说一口普通话;
他们是回鹘、蒙古人的后裔,却信仰藏传佛教;
东裕固语属蒙古语,西裕固语属突厥语;
一个人口至今只有一万多的少数民族,
却成为千百年来河西走廊融合八方文化的缩影。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2期
除了与丝绸之路水乳交融,河西走廊还与另一条千年古道相互辉映——
在甘肃兰州,河西走廊与唐蕃古道匆匆打了个“照面”,便分道扬镳,前者志在西北、连接西域,后者却遥指西南。
兰州黄河铁桥
地处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
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河西走廊从兰州通往西北
唐蕃古道过兰州后则从西宁逐渐拐弯
通往西南
唐蕃古道让茶文化传入了吐蕃,使得早期的“绢马互市”转为“茶马互市”。
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在郎木寺交会
历史上,郎木寺地处唐朝和吐蕃统治区边界
这里也是两条茶马古道
(松洮古道、洮岷古道)
和唐蕃古道支线青海道的交会地带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2期
“茶马互市”多集中在唐蕃交界、临近河西走廊一带;故此,唐蕃古道与河西走廊进行了短暂且高质量的“沟通”,便“挥手告别”;往西北出西宁不久就拐了弯,义无反顾深入西南。
图源:《中华遗产》2014年10期
然后,在横断山脉深邃的褶皱里、在贡嘎群峰掩藏的仙境间,唐蕃古道与另一条民族走廊——藏彝走廊交织在了一起。
藏彝走廊连起南北丝路
茶马古道上打马扬鞭
河西走廊连接中原与西域,藏彝走廊则打通西北与西南。
中国有56个民族
仅横断山区就有20多个
河谷勾勒出交通“瓶颈”
多民族在藏彝走廊融合
走廊的先民以氐羌、百越、苗瑶三个族群为主
氐羌从青藏高原沿着藏彝走廊南下
百越和苗瑶沿着河谷北上
最终形成世界罕见、
民族文化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10期
这里包括川、滇西部及藏东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域,历史上生活过巴人、蜀人、氐(dī)人、賨(cóng)人、僰(bó)人、夜郎、滇、邛都、巂(xī)、昆明、徙、筰(zuó)都、冉駹(máng)、白马等众多族群;
俯瞰横断山脉
如今,藏彝走廊依然是藏、羌、彝、蒙古、回、纳西、白、傈僳、普米、独龙、怒、阿昌、景颇、拉祜、哈尼、基诺、门巴、珞巴、佤、德昂等少数民族的分布地。
《西南彝志》是清代的彝文古籍
现在已成孤本
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阐述彝族先民对宇宙、人类起源的认识
记述了彝族的主要家支世系
历史事件、历法宗教及生产生活
也见证了西南少数民族对于中原王朝的认同
图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除了囊括近半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藏彝走廊还使云南成为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月
滇王之印
公元前109年滇王降汉
汉武帝赐给滇王王印
是汉朝在云南地区设郡的见证
图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汉、藏、羌、彝、回、蒙古等民族,自古就在藏彝走廊南来北往;如今举世闻名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麝香之路,均与藏彝走廊交汇共荣;重点的重点——它还助推传播了西南地区的“黑科技”——古蜀文明。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像
先秦时期,古蜀文明以三星堆文化为重心,凝聚西南各民族,使这里的文化从分散的后进状态转为文明整体;从此以后,西南民族文化也纳入了中华文明。
与此同时,青铜文化也在这时沿南方丝绸之路广泛传播;而藏彝走廊作为连接南北丝路的西南动脉,自始至终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很大程度加速了文化传播进程。
※冷知识:“古道”与“走廊”有什么不同
简而言之,“古道”通常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道路;“走廊”指的是一个地区两侧有高山或丘陵等障碍物,形成一条通行的狭长地带,类似于现代日常生活的“走廊”。
因此,比如茶马古道中的“古道”强调的是历史和文化意义,而河西走廊中的“走廊”则强调的是地形和地理位置的意义。
苗疆走廊遇上茶马古道
苗岭深处刻满文化密码
茶马古道(深红色线)
与藏彝走廊(粉红箭头)交汇地带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09期
底图绘图/李旭
茶马古道与藏彝走廊纵横交错,继续向南延伸开去;在昆明附近,它与另一条民族走廊相遇——苗疆走廊。
苗疆走廊线路图
图源:《民族论坛》2012年05期
制图:杨志强
《圣朝混一方舆胜览》
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
记录了元代各行政区的山川人物、沿革本末等
开启分省地图的先例
描绘了元朝时的广阔疆域
图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在苗疆沿线,世代居住着汉、苗、侗、布依等20个多民族;其他迁徙民族则在移动过程中,不约而同聚集到这条走廊的“中心”——贵州,也造就这片地域多样且融合的民族文化。
苗疆走廊“中心的中心”——贵阳
贵州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近40%,其中苗族人口最多,占全国苗族人口近一半。
在龙塘苗寨,虽然这里地处苗岭深处,但漫步寨中,依然随处可见徽派老建筑与苗族木质结构房屋交错坐落;
在30公里外的施秉县,很多苗族群众虽然不会说普通话,所唱的山歌却是汉语歌词。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
与龙塘苗寨相距仅数公里
回望还没有“苗疆走廊”这一名称的时代——6000年前,湘西文化与大溪文化已在“苗疆沿线”融合。
比如,在湖南泸溪下湾、洪江高庙2处遗址出土了中国最古老的凤鸟、兽面、八角星等神像图案装饰的陶器,以及白陶制品,反映出7000年前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湖南高庙文化晚期白陶盘外底八角星图案
图源:湖南日报
数千年后,“苗疆走廊”有了它的名字。
从明清以前经由贵州西北入滇的“西路”驿道,到明代时从东边入滇的“东路”或“一线路”、与“东路”紧密相连的“南线”、途经贵阳、四川等地的“北线”,外加清水江、都柳江等水路,共同汇成了如今广义上的“苗疆走廊”。
南岭走廊翻过五座大山
遇见下南洋的茶船古道
西有茶马古道,东有茶船古道。茶马古道连通苗疆走廊;而茶船古道则与又一条民族走廊互相融合——南岭走廊。
阳朔,位于广西桂林南部
南岭之一的越城岭则从桂林北部跨过
藏彝走廊怀抱“六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南岭走廊则坐拥“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 骑田岭、大庾岭)。
南岭山脉示意图
图源:《中华遗产》 2014年11期
诸多民族迁徙融合,在崇山峻岭间逐渐“走”出潇贺古道、湘粤古道、秦汉古道、西京古道、梅关古道,它们最终构成南岭走廊。
滑动图片查看复原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汉文帝时期地图
这幅地图上南下北
图中阴影部分均为南岭山脉
它南北宽300多公里,东西长约1000公里,沟通了岭南与中原。自西向东包括云南东部,贵州的黔西南、黔南、黔东南,湖南的郴州、永州、怀化、邵阳,江西的赣州,广西的桂林、贺州、梧州、桂北、桂西北,广东的韶关、清远、河源、梅州,福建的西部等广大地区。
走廊沿线,世代居住着汉、瑶、苗、畲、侗、仫佬、壮、彝、毛南族、布依、土家、水族等十余个民族,其中,这里是瑶族最集中、最重要的聚居区,有“南岭无山不有瑶”之说法。
景宁蓝氏祖图
被浙江景宁蓝姓畲族尊为“族宝”
以连环画形式讲述了盘瓠出生、揭皇榜、
立战功、娶妻生子、授封为王的故事
盘瓠神话广泛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盘瓠不仅被畲族奉为祖先
也是瑶族、苗族等民族共同的祖先记忆
图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迁徙民族带来了中原文化,世居民族则掌握着适合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相互学习、融合,共同开辟南岭走廊,共同创造出独特的民族文化。
苗族银饰
走廊沿线产生铜鼓、布洛陀、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女书、水书等,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的铜鼓文化更是古老百越文化的重要象征。
比如,水族先民“骆越”就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他们也是我国古代铜鼓文化的创造者之一。水族地区因铜鼓流传广、数量多,被称为“铜鼓王国”,村寨中每四五户就有一户家有铜鼓。
冷水冲型十二芒铜鼓
铜鼓作为一种神圣礼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
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中
铜鼓被我国南岭走廊地区的
各民族共同传承、共同拥有
成为南方各民族共享度极高的乐器
图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及至如今,铜鼓仍在南方许多民族中使用,千年的鼓声依然回响,比如壮族文化也将铜鼓作为代表性符号载体,铜鼓成为中原与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
贵州省榕江县水族群众打铜鼓
以庆祝水族全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端节”
水族把铜鼓看作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传家宝
认为失去铜鼓是对祖先的不敬
丢掉铜鼓是丢掉家业的精华
历史上,南岭走廊的核心、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交汇点在广西贺州,这里北连潇水、湘江;南边的梧州,更是茶船古道起始点,古道沿六堡河,经东安江,走贺江,入西江,直通南洋,乃至融入海上丝绸之路。
广西贺州昭平县黄姚古镇
辽西走廊连通东北
红山与仰韶文化在这里相遇
辽西走廊与河西走廊很相似。2000多年前,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沿线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为“河西四郡”;
与之相仿,在东北方向,汉武帝曾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为“汉四郡”;而联系汉四郡与中原的纽带,正是燕山与渤海间的——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的核心区域位于锦州一带
图中的千年辽塔为锦州地标广济寺塔
辽西走廊中心在锦州与锦西,东联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西经幽燕之地沟通中原之要道,起着交流中原地区、蒙古高原、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重要作用。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开发,造就条条大道,交织成连接中原与东北的辽西走廊。
滑动下图查看更多
狭义上的辽西走廊
指山海关至锦州的滨海一线
即古代的“傍海道”
但傍海道到了金代才开通,
所以广义上的辽西走廊包括
“古北道”、“卢龙道”、“无终道”三条山谷道
图源:《中华遗产》2019年09期
“天辽地宁”——这里西有草原、东临海洋,北边还有广袤黑土地,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交汇。
5000多年前,顺着辽西走廊南下的红山文化,与北上的仰韶文化相遇,产生了以龙纹和玫瑰花结合的文化群体,红山文化的坛、庙、冢就是它们相遇后撞击出的文明火花。
红山文化玉龙,整体呈“C”型
被认为是中原地区龙型崇拜文化的起源
红山文化也是中华龙文化、
玉文化的一个直接根系
华夏同根
华夏,从源头就包含“蛮夷狄戎”,夷夏之分从来不是种族之分,而是文化认同之分。夷夏之间不是一成不变,“夷”可变“夏”, “夏”也可变“夷”,夷夏始终在互化融合之中。
10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着她的古琴与长鼓,走过唐蕃古道,远嫁西藏,也把汉传佛教带入西藏;之后100多年,汉传佛教、印度佛教与藏族的苯教融合,形成藏传佛教,逐渐发扬壮大。
唐朝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古琴
西藏拉萨大昭寺内曾保存古乐器数十件
相传为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所带
当时陪嫁队伍中因为有了乐师和乐器
宛如一个“文化访问团”
展示了中原王朝的礼乐文化
图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如果文成公主穿越到现代,她肯定想象不到,即使在1000年后,人们心中依然保有她当年带去的一部分信仰,成群结队转山、转湖、转城、转寺和转经,足迹早已遍布山川湖海。
元世祖忽必烈赐给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
帝师八思巴的铁盔甲
已有700多年历史
存世仅此一套
图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文化最开始像洒向各民族的一粒粒小种子,然后随着一条条走廊、古道生根发芽,将宏阔的中华文明融合到了同一个根脉中。
当然,仅凭一篇文章或三言两语,就想去领略华夏同根的民族文化大融合,只能是管中窥豹;时光不能倒流,如果想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全方位体会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灿烂与艰辛,又该去哪里呢?
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对外展出。
展览以1500余件文物古籍为线索,从“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维度,将中华各民族几千年来多元共融、凝聚不散的历史长卷精彩呈现。展现了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关注“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点击菜单栏“精彩活动”→“文化古籍展预约”
预约成功即可免费观展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Jubei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
【参考文献】
[1]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人民日报 2017年3月8日
[2] 《道中华丨千年唐蕃古道何以成为“黄金桥”?》道中华 2022年12月6日
[3] 《“藏羌彝走廊”的理论阐释及时代价值》四川日报2023年04月17日
[4] 《“大横断”横断断出新天地》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期
[5] 《河西走廊——中国民族迁徙的大通道》
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01期
[6] 《藏彝走廊与丝绸之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茶马古道》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09期
[8]《西湖大规模疏浚工程完成》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04年12月13日
[9]《探寻苗疆走廊上的“文化密码”》 新华网2018-09-06
[10] 《西南茶马古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0日 14版
[11] 《南岭民族走廊·茶船古道》 中国民族网2019年5月7日
[12] 《探访——“南岭走廊”:一条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走廊》 民族画报 2020年6月11日
[13] 《辽西走廊:行走在山海之间》 中华遗产 2019年09期
[14] 《辽西走廊还是一条“诗书之路”》 人民网2022年1月17日
[15] 《历史人文印记穿越千年 南岭走廊再续传奇》 中国新闻网2022年9月28日
[16]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多元文化和谐共生》2022年11月17日 中新网湖南
[17] 《色彩多样的古苗疆走廊》中国作家网2014年3月31日
[18] 《水族麻江型十二芒铜鼓》 民族文化宫
山河有你,阶梯上的民族交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