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共同组成了我国的三大周期性普查项目。8月23日,记者从市经普办获悉,北京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已全面进入清查阶段,全市3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将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对普查对象逐一开展地毯式的清查摸底。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入户时,会穿着统一的标识服,佩戴统一制式的证件,普查对象可通过扫描证件上的二维码信息来核实身份。普查对象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时、如实填报普查表。
(资料图)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每五年组织开展一次。自2004年起,全市已组织完成了四次经济普查。今年,也就是2023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展。
市经济社会调查总队总队长、市经普办主任张铁军介绍,五经普的普查对象为全市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以及投入结构、产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等。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
“过去五年,北京市的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人均GDP超过18万元。与此同时,全市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经营方式也越发灵活多样,企业的组织结构日益复杂,经济活动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未来五年是大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张铁军介绍,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第五次经济普查将通过全面调查本市第二、第三产业的规模、布局和效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一次全方位摸底、高精度扫描、深层次体检,查准查实全市经济的“家底”,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全面掌握全市的经济总量、结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为及时量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实现程度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更为研究制定全市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和各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数据信息和重要统计支撑。
据悉,此次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有利于统筹调查任务、整合调查内容,优化调查项目、减轻基层负担,也有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收集基层数据,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协调性,实现总量数据和结构数据的更好衔接。
此次普查也将进一步创新手段和方式,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推动电子证照信息等在普查中的应用。普查中将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新方式,也将支持普查对象通过网络自主报送普查数据。
“当前,五经普已正式进入清查阶段,也就是普查员们要开始入户了。”张铁军介绍,单位清查是普查正式登记前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的是摸清全市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各类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状况,从而准确界定北京市五经普的对象和种类,明确各级普查机构的登记责任,确保普查表发放种类准确、普查单位不重不漏。
自本月开始,全市3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将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对普查对象逐一开展地毯式的清查摸底。普查对象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
张铁军表示,所有的普查工作人员都将严格按照普查方案和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并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严格履行保密义务。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也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会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奖惩的依据。
【附:市经普办相关负责人答疑】
问:在普查登记前,为什么要先进行全面清查?普查对象需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
答:目前,全市正在开展地毯式的单位清查工作,由佩戴《普查员证》或《普查指导员证》的普查人员利用手持电子设备采集清查表信息。需要普查对象提前准备好《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以便普查工作人员快速进行信息采集。同时需要普查对象为正式普查登记做好统计台账、相关财务报表等资料准备。
为什么要在普查登记之前先进行全面清查呢?举例来说,有些单位去市场监管部门做了登记但未必经营;有些单位的经营地址已经变更,但没有及时办理变更手续;有些实地查无此“单位”等。在普查工作人员实际入户踏查时可能发生各种情况。此外,不同的行业在普查登记时,需要填报不同的普查报表;单位的规模不同,普查登记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为此,国家经普办统一要求,在普查准备阶段,对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摸底,一是把清查对象找全,从中确定哪些是需要参加正式登记的普查对象;二是根据普查对象的行业类别和基本状况,确定在普查登记时需要填报哪些普查报表,在哪里参加普查登记,用哪种方式填报普查报表等;三是在个体经营户全面清查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抽样框,为正式普查登记时进行个体户抽样做好基础准备。
问:这次普查为什么首次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答:根据国务院经普办的统一部署,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这是此次经济普查的一项重要变化。两项调查同时开展,既能减少大型调查开展频次,又能衔接经济普查总量数据和投入产出调查结构数据,充分发挥供给使用表和投入产出表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作用和宏观经济分析作用。
投入产出调查,每五年开展一次,是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大型调查。基于投入产出调查编制的供给使用表和投入产出表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协调框架和经济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结构分析、能源环境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全球价值链、国内国际双循环、碳达峰、碳中和等诸多领域。能够为制定有关政策、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投入产出调查将通过记录电子统计台账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单位的生产经营投入、构成、购进材料来源、产品初次去向等情况。电子台账主要按照季度填报,调查单位可基于填报科目,建立成本费用详细科目台账,在平时阶段性收集整理资料,通过逐步完善填报方法,有效提高数据质量。
问:作为普查机构,如何保障普查对象的相关权益呢?
答:经济普查工作,对于普查对象和普查机构、普查人员来说,都是法律规定和义务。经济普查工作是依法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利国利民的一项工作。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经济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经济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应当依法履行保密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发布普查数据,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这是经济普查工作的底线、红线。
我们对于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并且全部签订保密承诺书,也有相关的处罚约束,一旦违反保密承诺,要予以通报,并依法依纪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也会继续加大依法普查宣传力度,同时,接受社会各界对经济普查中单位和个人违法行为的检举和监督,坚决查处普查违法违纪行为,对各种普查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
问:什么是“达规纳统”?企业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在此范围内?企业需要做什么?
答:规模(限额)以上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发展状况能够准确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申报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对政府统计工作的参考性意义重大。对于企业来讲,及时申报既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也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
统计部门定期开展“达规纳统”工作,就是指通过经营发展不断壮大的企业,已经达到国家统计局调查制度规定的“规模以上”的标准,企业需要向统计部门提交相关申报材料,经国家统计局审核通过后成为规模(限额)以上统计调查单位。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只要达到规模(限额)标准,即可通过月度申报成为规上企业,无需等到年底集中申报。
规模(限额)以上单位的确定标准如何?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调查制度,2022年度及2023年月度的话,对于工业来说,要求年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工业总产值大于等于2000万元;对于建筑业来说,要求法人单位主营业务为建筑业,且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对于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来说,批发业要求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等于2000万元,零售业要求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等于500万元;对于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来说,要求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等于200万元;对于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来说,要求法人单位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具备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且有开发经营活动;对于服务业来说,依据行业的差异性划分为3档,其中年营业收入要求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卫生行业;要求达500万元及以上的行业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其他行业要求达1000万元及以上。
规模(限额)以上企业需要按报告期向统计部门报送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人员工资、能源消耗等方面相关数据。统计数据采取加密传输,同时不作为任何单位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依据。统计人员对统计数据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原标题:北京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始入户清查,相关负责人答疑)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陈雪柠
流程编辑:u027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