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生生不息的木艺传承,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融合发展的富民产业……如今,一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正在兴义市坪东街道锅底河村徐徐展开。
2022年以来,锅底河村依托移民后扶政策项目,大力治理农村环境,积极探索“木艺+”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兴义市木工文创园,带动3000余名水库移民就业增收,扎实推进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篇章。
规划先行强基础
(资料图)
锅底河村位于兴义市西南部,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0亩,林地面积4300亩,辖8个村民组918户4775人,2016年整村出列,夺取了脱贫攻坚胜利。兴义人民的“大水缸”——兴西湖库区坐落于境内,涉及水库移民3817人。
乡村建设,规划引领。如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移民发展出路,锅底河村两委深思熟虑。首先充分考虑全村经济现状、产业发展规划、移民搬迁后续扶持及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召开群众会征求发展意愿,积极争取财政衔接资金200万元,聘请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适时编制了锅底河村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试点村庄规划,加快乡村建设行动,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挖掘塑造当代乡土文化特色,打造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移民后扶,基础先行。在省、州及兴义市生态移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锅底河村结合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了投资102万元的毛栗坡安置区文化广场、投资123万元的移民美丽家园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投资365万元的移民美丽家园木艺产业培育项目,并配套了公厕、排污管网、垃圾分类收集、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更为产业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筑巢引凤兴产业
产业振兴,移民增收,一直是一道沉甸甸的考题,摆在移民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面前。锅底河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依托移民美丽家园木艺产业培育项目基础,充分结合木艺传统技艺,成立匠人聚合村级合作社,引进黔西南州鼓夫文体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设立“贵州啄木鸟合伙企业”,打造兴义市木工文创园,积极探索“木艺+”产业发展模式,投资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多元化投入,建成占地面积1130.88平方米的木艺产业综合楼一栋,负责全村木艺产业整体运行,统一运营、统一产品数据库、统一工艺标准、统一订单及销售渠道,构建专业化、一体化生产车间;建成现有规范的木艺加工作坊56家,木艺文创形象展示店、旗舰店28家,其中“凹凸木梳馆”“凹凸康养木品”“凹凸加油工坊”“凹凸旧木新生馆”等优质店铺,
实现了文化、产品、研学、体验、娱乐、定制、商贸、服务等联动发展,迅速改变了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局面,提升了木艺产品附加值,形成了产、供、销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既为“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旅游提供了文创产品、旅游“伴手礼”,又为广大移民群众开辟了就业致富新路,黔派木艺文化体验游乐中心和木艺家园方兴未艾。
多元发展话增收
数发展,话增收,毛栗坡安置区移民一个个笑逐颜开,伸出手指盘点木艺产业发展带来的一笔笔收入。
第一笔:门店出租收入。木工文创园共出租毛栗坡安置区移民群众商铺门面28间,创收30余万元;第二笔:门店经营收入。木工文创园探索“一家一户一店铺,老人娃娃齐致富”模式,旗舰店、形象店由移民群众看店经营,按营业额计算工资。目前,已有3家成功营运,户均日收入200元。第三笔:“三产”服务业收入。木工文创园自2023年4月28日开园迎客以来,每周末都举行“锅底河木艺木趣文化周活动”,吸引四方游客前来玩木斗艺、淘购木品,每周均有2000人至3000人慕名前来。抢抓商机,移民群众自发投身于三产服务业,固定有10余户群众发展小吃餐饮、手工玩具经营,上百户群众在自卖区出售新鲜蔬菜瓜豆等农特产品,日均收入100-300元。最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16日,锅底河村主办了“寻美·兴义”溯源和美乡村暨木艺风情节活动,上梁仪式、“同心舞”“旗袍秀”等精彩节目吸引3.2万人前来赏玩,群众从事三产服务业收入20万元,当天收入上4000元的有41户,移民群众卢声龙售卖凉剪粉,就净赚2000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兴义市木工文创园直接带动水库移民就业260余名,辐射带动就业3000余名,最低月收入2000元,最高3万元左右。(李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