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旁放飞梦想,这是今天的七彩云南;生活赞歌里耕耘收获,这是现代新云南。从繁忙的长水空港,到崛起的云南自贸试验区,近年来,金融力量与云南发展的步伐同向同行,走出一片新天地。201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11个国家部委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云南、广西积极推动沿边金融创新发展。
2015年1月,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一宏伟目标提出后,云南省委、省政府随即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实施意见》,明确把金融服务中心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四大中心目标之一,强化和提升了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2016年10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金融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及方案》,在总结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沿边、跨境金融特色,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持续加大金融支持辐射中心重大项目力度,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力金融保障。
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赋予云南省19项金融改革创新任务,为云南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金融改革开放持续向前推进,云南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下一步,全省金融系统将深化金融改革开放,闯出一条新时代云南金融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路子,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金融保障。
跨境金融创新成果丰硕
自2010年6月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以来,云南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边境贸易、全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投融资领域,结算主体从企业延伸到个人。
截至2022年6月,全省跨境人民币累计收付6892.95亿元,在我国边境8省中位居第三,同10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0个,对已建交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实现了全覆盖。
据统计,跨境人民币业务已覆盖全省16个州(市)和23个口岸,提供结算服务的银行29家,参与结算的企业4500余家。
人民币在我省本外币收付中占比长期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水平,人民币在全省涉外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全面下放,优化跨境业务办理流程,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应用。
多层次区域货币交易模式基本成型。推动完善以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为主、银行柜台交易为辅、特许兑换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区域交易的“云南模式”。
全国首例人民币对泰铢区域交易由云南发端,并成功实现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挂牌。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挂牌交易货币达40余种,搭建了与越南盾、泰铢、老挝基普现钞直供平台和调运的通道。
跨境保险发展成效凸显,云南已基本形成由出口信用保险、交强险、商业车险、出入境货物运输险、关税保证险、出入境旅游险、出入境务工人员意外险等多险种构成的跨境保险服务体系,并在全国首创临时入境机动车超短期限保单业务。
辐射中心金融服务持续优化
富滇银行和太平洋证券获批到老挝合资设立老中银行和老中证券,开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走出去”全国先例。
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入滇发展,截至目前,已有8家外资银行(数量居西部省份第三位,仅次于重庆及四川)、外资保险机构5家。
通过进一步优化沿边网点布局,增强沿边地区金融服务覆盖性和普惠性。截至目前,全省25个边境县银行网点超700个,保险网点超400个。
大力支持辐射中心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五网”和“五出境”等重大基础项目的金融支持。积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风险保障作用,支持外向型企业“走出去”发展。
中国银行沿边金融合作服务中心推出“东盟七国产品体系”“越老缅产品体系”等;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建设银行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周边外汇业务办理;浦东发展银行离岸业务创新中心形成离岸业务前中后台有效融合,集产品推广、客户营销、运营延伸服务为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
老中银行成为国内银行机构在老挝开展业务的首选代理行,中国银行与中银香港联动,开通人民币直汇业务,实现东南亚人民币业务全覆盖。
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与仰光工行联动推出“中缅通”产品,打通中缅两国经贸往来人民币结算通道。
人民银行总行授权人行昆明中心支行深化与周边国家金融监管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央行跨境金融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与老挝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合作协议,缅甸央行允许外汇持牌银行进行人民币和日元的外汇买卖,并放宽了边境地区使用人民币直接结算的政策限制。
扩大境内外银行同业合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境内外同业在跨境结算、投融资、金融创新和服务等领域交流合作。
推动跨境反假币打击合作。加大跨境反假币工作力度,构建省、市、县三级跨境反假货币工作组织体系,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强化跨境反假币力度。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12年以来,云南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把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
2012年至2021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由547.38亿元增加到1517.92亿元,增长177.3%,2021年当年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5.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10.95%。
税收收入从2012年的128.32亿元增加到2021年末的207.92亿元,较2012年增长62.04%,金融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重要产业。
2012年至2022年3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由2.31万亿元增加到5.26万亿元,增长127.7%。
保险业资产总额由1329.14亿元增加至2372.65亿元,增长78.51%,云南金融资产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
2012年以来,云南金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聚集八大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深化政金合作,积极争取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云南,保持信贷投放稳定增长。
紧盯培育打造万亿级支柱产业、千亿级优势产业目标,加强协调服务,完善工作机制,精准对接需求,争取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信贷规模以及业务创新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普惠金融滋润实体经济,云南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