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飞4年后,曾经汽车圈的经典——捷达,正在从中国消费者的记忆中褪色。
为什么这么说?
“520”当天,捷达在成都欢乐谷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上市发布会,并再次打出“情怀牌”,试图引起年轻人共鸣。然而,没有创新的产品做支撑,一心只想靠着流量营销和贩卖情怀,是很难打动这代年轻人的。
(相关资料图)
就拿此次上市的两款新车来说,2023款的VS5和VS7仅在配置上进行了略微升级,对核心动力系统、设计并未做出明显改动,售价还有小幅提升,相比现在不少品牌新车改款堪比换代的操作,捷达颇显诚意不足。
这样的操作,是这几年的捷达的惯常路数。
从最初一口气发布三款车型至今,捷达已多年没有带来新车了,旗下三款车型一直是在小修小补,没有带来实质性提升。
这种止步不前的态度,最终酿成了捷达连续三年销量不达标的苦果。今年,捷达想要继续完成20万辆目标依旧很难。纵观2021-2023年的1-4月,捷达的销量分别为56229辆、50184辆、49534辆,一直在持续下滑。
想当年,一款捷达轿车的年销量都能达到30万辆,如今,三款车型销量还顶不过曾经一辆车,想延续捷达神话的美梦似乎已经破灭。
捷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德系品质,捷达拿得出几分?
2019年独立的捷达,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
它受到了大众集团和一汽-大众的充分重视,在德国完成产品研发、设计,从源头确保了德国血统,而且还与大众、奥迪品牌组成了一汽-大众低中高的阶梯式布局,其分量不轻,与大众、奥迪同属一个级别。
捷达也顺理成章地运用了大众技术,包括核心的平台、底盘、动力系统等。配合比同级别大众车型低上很多的售价,加上几十年积累的优质口碑,单飞的捷达理应被寄予厚望。
但捷达的销量始终不温不火,甚至一年不如一年。消费者不买账就在于捷达产品诚意不足、问题频发,没能为消费者带来宣传中的德系高品质。
网络上随便一查,就能看到捷达品质不可靠,尤其是变速箱异响、烧机油、发动机漏油等核心部件投诉量很大。另外,车身漏水、车身生锈、轮胎开裂的投诉也居高不下。
捷达多年积累的皮实、耐造好口碑,在捷达独立后似乎荡然无存。
更伤害捷达口碑的操作是,捷达主推的VS5在安全性能上也不够德系。在C-NCAP 2020年第二批新车碰撞测试中,捷达VS5(图片|配置|询价)仅获得四颗星,得分率仅84.9%,这在五颗星漫天飞的时代,实属罕见。
年轻人不是精准用户,贩卖情怀得找准对象
没了捷达轿车的品质作背书,现如今的捷达想要生存下去,相当困难。与其价格相近的自主品牌,都在这几年实现了产品品质的多次跃升,尤其是豪华感,科技感已大幅领先捷达。
不过,捷达始终认为“情怀牌”仍是杀手锏。
就拿此次发布会来说,捷达邀请了几位忠实的粉丝和车主前来现场,分享各自的美好回忆。比如某知名汽车KOL就分享了他成长过程中与捷达相伴的故事,但细细体会,这些美好的回忆依旧停留在过去的捷达轿车上。
事实上,这代年轻人已经找不到捷达还有多少可眷恋的了,他们充其量也只是在老一辈那里听说过捷达的传奇故事。
更何况,当初捷达轿车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中国私家车刚开始普及的一些年头,捷达性价比高,又有大众品牌光环加持。实际上后面很多年,伴随着私家车普及,捷达已经沦为出租车和驾校训练车。
这样的产品,要说年轻人有情怀,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就像这场新车发布会那样,即便现场充斥着年轻的气息,捷达也邀请来了很多年轻人,但其实这些人并不是捷达的目标用户。反倒是捷达真正的用户——注重性价比,依旧相信德系品质的底线城市消费者,对这样的营销毫无感知,也没法共情。
基本盘市场已丢失,捷达神话已成历史
有人会说,捷达卖得便宜,相比大众还是很具性价比,依旧值得推荐。
这话如果放在五年前,捷达或许还有希望,但如今时代巨变,打着年轻化旗号,实为“红米版”大众的捷达,很可能没有希望了。
大众本想靠着捷达的高性价比抢占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同时为大众现有技术分摊成本,因而将目标市场设定为三至五线城市。
但5年前与5年后的下沉市场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也能轻易获得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一致的信息,各类信息已经变得很透明。好的品牌、好的产品,消费者一眼都能认出,没有改变的捷达很难靠着情怀打动下沉市场的年轻人。
另一方面,近5年算得上是自主品牌突飞猛进的时期,不管是吉利、长安、比亚迪,还是奇瑞、长城等,都在产品上做出了不少创新,在品质、技术上实现了多次大升级,口碑和体验已大幅提升。
对比下来,捷达在产品上停滞不前、缺乏创新,这种吃老本的态度注定其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消费者在对比自主品牌车型后,很自然都会把捷达给首先PASS掉。
所以,主打年轻市场无功而返,主攻三至五线城市也遭遇强敌,这样的捷达在没有创新意识、也无品质保障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买单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