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业务包含情报收集、情报分析、秘密行动三大块,国内以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聚焦于中央情报局的高层人物,或聚焦于其行动部门,但都基本忽略了中央情报局里至关重要的分析和研究部门,本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在该领域拾遗补缺的作用。
(相关资料图)
《国家斥候: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黑色大脑》以历史档案为基础,以文学描写为表现,大量使用解密档案和权威公开发表物,仅文献索引即达三位数,内容翔实可靠。并且,不同于国内同类著作往往是由职业作家或社科学者撰写的常态,本书的作者曾任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和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他不仅是资深研究者,更有高级管理经验,他的写作在视角上与以往同类著作有显著不同,而这种视角的不同,是来自其丰富的职业阅历,更来自其长期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本书内容跨度约30年,不仅涉及二战盟军北非登陆的“火炬行动”、冷战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等广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揭秘了二战美军劫掠德国科学家和科技资料的“树丛任务”“充沛行动”,冷战美国技侦领域重大项目“科罗娜计划”“支点计划”等鲜为人知的情报行动和项目。其中不少内容系在国内首次详细披露。
此外,本书对史实的勾勒不是采用脸谱式的刻板描写,而在权威资料的基础上,对史实进行实事求是和生动形象的写实描写;不仅描写了重要事件的外在表现,而且还阐述了很多事件幕后的中情局内外人事、部门甚至办公室政治纠纷,使史实变得更加生动、鲜明、接地气,这种写法在国内同类出版物中是鲜少见到的。
《国家斥候: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黑色大脑》
真 溱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从基础情报中进行目标选择
1942年11月,敌方目标组给第8航空军提交了第一批试验性成果,其主要针对纳粹德国的合成油、点火装置、螺旋桨锻件以及汽车的生产工厂。而后,他们根据军方的反馈意见,把主攻方向调整为轴承、橡胶、轮胎及石油设施,继续编写瞄准点报告,并很快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到这一年年底(也有说法是到1944年5月),已成为“熟练工”的学者们一共完成了285份瞄准点报告。
按照谢尔曼·肯特的分类方法,这些报告大抵都属于“基础描述类”情报的范畴。由于第8航空军和第15航空军轰炸司令部手中的情报十分匮乏,这些报告被当作高质量的基础性情报来使用。沃尔特·罗斯托后来回忆,编写这类报告虽然“痛苦”但并不需要太多“缜密的思维”。而以这类报告为基础,学者们接下来所要回答的才是最为困难的核心问题:究竟应该选择哪些轰炸目标,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为了获得答案,经济学家们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提出了一种“目标选择”的理论框架。简单而言,就是以数量最少的轰炸目标来达到某个特定的军事目标。军事目标的表述必须比较清晰,不能仅仅是“削弱敌方经济实力”或者“破坏敌方政治基础”之类笼统说法。至于如何选择轰炸目标,则应当充分考虑作战策略尤其是时间因素,并且对轰炸给敌方造成的破坏程度、这种破坏对敌方军事力量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己方的损失大小等诸多因素进行定量化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果。
学者们将每个相关的工业类(如石油工业、飞机工业和汽车工业等)分别视作一个“目标系统”,并以其作为战略级决策的选项。而对于每个目标系统,他们进一步细化出11个方面进行定量化的考察:
1.该目标系统的产品对于军工生产的重要程度;
2.该目标系统产品的应用广泛程度(应用面越广就越应该作为目标);
3.该目标系统中每家工厂的重要程度;
4.该目标系统被攻击后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的重要程度;
5.该目标系统产品供应情况的紧张程度;
6.该目标系统被攻击后进行恢复的容易程度;
7.该目标系统被攻击后可被替代的程度;
8.该目标系统工厂的脆弱程度;
9.该目标系统的规模;
10.该目标系统被发现的难易程度;
11.该目标系统及对其进行攻击的路线的防御程度。
针对某个具体的目标,他们设计了三个条件进行判断。只有同时满足所有三个条件的目标,才会被写入“潜在目标报告”,并作为战术选项交给军方。这三个条件分别是:
1.我方能否飞到目标上空并对其投弹?
2.命中目标后能否击毁该目标?
3.如果该目标被击毁,能否直接或者间接地削弱敌方力量?
军方对于每一次轰炸行动最关心的当然是效果。敌方目标组提出,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对作战效果进行评估:
1.该次攻击对于目标所属的经济系统和军事系统的影响有多大?
2.这种影响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被前线感受到?
3.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4.该次攻击产生的军事效果(而非经济效果)是什么?
学者们可能未必意识到,他们的这套“目标选择”框架实际上是一种运筹学方法,其核心后来被研究分析部的经济学者瓦西里·列昂替夫抽象为一整套理论,名为“投入产出分析”,而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者:真 溱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