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山水秀美,物产丰富,禄丰恐龙、腊玛古猿、元谋猿人、万家坝铜鼓……早为世界熟知。楚雄州钛铁矿储量丰富,近年来,该州引入国内龙头企业对本地困难企业实施改革重组,推动滇中“钛谷”崛起,走出了一条推动钛产业延链补链之路。8月14日、15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主题采访团来到楚雄州,采访了历经两次搬迁,走出了一条向“绿”而生的道路的紫溪村;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企业——龙佰集团新立钛业有限公司及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了解钛产业的发展情况。
紫溪村
两次整体搬迁 日子越过越好
紫溪村距楚雄市区13公里,位于楚雄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紫溪山的北侧,是进入紫溪山半山休闲旅游圈和都市农业旅游圈的必经之地。
村内现有人口89户396人,居住着汉、彝、苗、白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比例达93%(其中彝族362人、苗族5人、白族1人)。1994年,因支持国家重点工程楚雄市西静河水库建设移民搬迁;2013年,又因广大铁路复线、楚南一级公路建设二次搬迁。
为使村民搬迁后“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打消彝族同胞“搬一次穷一世”的顾虑,实现越搬越好的目标,紫溪村推行美丽乡村共建共享模式,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为主导,以“七彩紫溪、四季果乡”为品牌,形成“一户一处景、一路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绿色旅游目的地,走出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新路子。
紫溪村做活乡村旅游,2020年,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0.36万元;科学制定林果产业发展规划,截至目前,共有冬桃、樱桃、红梨等特色林果150亩,2020年实现产值56万元。围绕打好绿色食品牌,截至目前,共种植山药33亩、产值45万元,种植百合10亩、产值10万元,种植生态蔬菜14亩、产值5万元,种植生态草莓30亩、产值25万元;加大新媒体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基地建设力度,通过“七彩紫溪”电商平台、紫溪山货微信群,直接带动樱桃、草莓、冬桃等入园采摘游客增加5.65万余人次,带动农户参与电商销售、企业直接销售的紫溪镇特色林果和生鲜农产品3.5万余件,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万元,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彝绣馆
签约固定绣娘96名 传承彝绣传统技艺
和传统博物馆不同,张丽琼的彝绣馆展品可以试穿、试戴。
2014年,张丽琼成立了云南彝彩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同时创建了楚雄市民营公益性彝族服饰彝绣展示保护基地——彝绣馆。公司以彝族文化产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的传承和开发,抢救保护彝族服饰与彝绣经典收藏,研发彝族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彝族服饰与彝绣技艺培训为主营业务。
“除了彝绣的保护和发展推广,我们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2014年开始,我们先后举办彝族传统服饰制作剪裁及彝族刺绣设计培训班28期,培训绣娘1680名。目前我们拥有4个专业合作社,签约固定绣娘团队96名,其中建档立卡户76名。”张丽琼说。
据了解,在彝族传统服饰、彝绣艺术的抢救、保护、收藏、展示、传承方面,该公司投入巨大财力,在滇、川、黔、桂4省(区)征集了近500多套(件)彝族服饰和彝绣精品,藏品时间跨度100多年。
钛产业
延链补链强链 打造“绿色钛谷”
在精细化工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的钛白粉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化纤、陶瓷等行业。
据有关统计,全世界钛矿储量约24.84亿吨,中国储量居世界第一。其中,云南和四川的储量占全国的95%,而楚雄州的钛矿资源储量占全省的30.4%。
楚雄州拥有相对完整的钛产业链,从事钛产业的企业超过30家,氯化法钛白粉、钛锭产能居全国前列。楚雄州依托龙头企业,以氯化钛白、高品质海绵钛、钛合金、钛材、钛金属新材料等深加工应用发展为重点,推动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钛技术迭代升级,加快打造“绿色钛谷”。
楚雄州重点依托龙佰集团新立钛业有限公司、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提高为主线,先后引进了云南国钛金属、云南云宏钛科技、云钛合金、钛材、钛金属新材料等深加工应用级海绵钛,横向扩大钛基新材料和稀有金属品种,纵向扩大产业链前后延展,做强钛基产业以及适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的高端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