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7年我大概交了900多元的交强险保费,后来就没有出过险,今年交强险就只需要交550元,总保额也比原来高了很多。”和昆明车主老张一样,自车险综合改革以来,在保费方面,安全驾驶的许多云南消费者都获得了更大优惠幅度。
车险关系着车主的切身利益,而交强险是国家强制规定车主所必须投保的车险品种,只要车主提出购买交强险,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也不能拒保。
作为一项法定强制险种,交强险采用“政府定价,保险行业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充分凸显其社会救助功效。
目前,交强险改革“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基本达成,保险保障杠杆作用进一步发挥,车险综合改革政策红利已深入惠及广大消费者。
根据银保监会8月12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63家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承保机动车数量达3.23亿辆,交强险保费收入2374亿元,车均保费767元,为消费者节省保费支出82亿元;保额6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1万亿元。
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 赔付水平大幅提升
我国自2006年7月开始实施交强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风险,同时在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获得及时救助和补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浮动系数的公告》,确定了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浮动系数,总责任限额由12.2万元提升至为20万元。
2021年,交强险的保险保障功能显著增强,总体呈现“两升一降”的特点,即总保额上升、总赔款增加、车均保费下降。
“根据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车主3年不出险,最高可享受保费5.5折优惠,实际上对车享受了降保费升赔率的红利政策。”云南某保险公司销售员李先生介绍。
近年来,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同比上升,参保车辆数增加,另一方面,车险综合改革后交强险总责任限额提升,带动了保险保障总体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交强险保障金额比上一年增加21万亿元,同比提升48.8%,相当于交强险的保险保障比去年扩大了近一半。
赔付方面,车险综合改革后交强险责任限额大幅提高,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其次,因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推进,农村居民在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数额较大幅度提高,加之车辆承保数量的增加,交强险立案数也大幅增长,且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等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逐年增长。2021年交强险立案数同比增长20.9%,赔付金额同比增长27.4%,总赔款同比增加了379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车均交强险保费为767元,同比下降1.8%,消费者节省保费支出82亿元。这主要得益于交强险费率浮动机制优化,奖优罚劣的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车险综合改革后,实行区域差异化的费率浮动机制,很多地区对于多年不出险的投保人,最大优惠幅度达到50%。
不断优化服务 促效能提升
近年来,交强险承保车辆、受益人群不断增加,覆盖面也在逐年扩大,始终运行在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整体经营“不盈利、不亏损”的良性轨道。数据显示,2021年交强险承保亏损44亿元,分摊的投资收益86亿元,“不盈利、不亏损”的经营原则持续巩固。
随着受益人群的不断增加,服务质效也进一步提升。车主吴女士告诉记者,因自己去年驾车不小心和别人发生碰撞,拨通保险公司服务电话后,不到30分钟保险公司服务人员就到现场,吴女士只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就回去了,所有的手续和维修自己都不用操心,作为一个新手驾驶员,她觉得确实服务很到位,自己省了很多麻烦。
“我们已在部分地区推出互碰快赔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合理的保险理赔服务模式,事故当事人可分时、分地、分别进行查勘定损以及后期理赔,极大优化了事故当事人的理赔流程,提高了理赔工作效率。未来,预期还会继续优化改进车险服务,让消费者更满意。”云南一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小潘说。
此外,为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各项要求,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全力保通保畅支持货运物流生产。
优化制度机制 充分释放社会效益
在遭遇交通事故后,高额的抢救费用无疑会给受害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救助基金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证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在抢救费用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救助基金及时垫付获得治疗费用,帮助更多的伤者。
2021年以来,保险行业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交强险制度机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民生保障,参与救助基金制度改革便是其中之一。
救助基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抢救费超过交强险限额案件中的受害者提供救助。可以垫付案件的抢救时效,又直接关系到能有多少伤者的抢救费得到垫付。
此外,保险业积极参与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试点,集中力量配置人伤案件的服务资源,在人伤评残、纠纷调处、医疗评估等方面优化管理流程,简化申请手续,不断提升人伤理赔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