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云南西北部的丽江,是不少人心中的诗和远方。8月3日上午,“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发布会在昆明召开。发布会上,丽江市委书记浦虹介绍,十年来,丽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27.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70.5亿元。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2.21倍和2.59倍。脱贫攻坚,丽江全市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整族脱贫。
经济发展
丽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27.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70.5亿元,总量实现翻番。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丽江市经济总量以年均8%的增速,连续突破300亿、400亿和500亿大关。2021年,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5%,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积极探索氢能城市建设的丽江模式,开展绿氢制备、储运、应用,积极打造全省“新能源+绿氢”、氢能应用试点城市,建设“绿氢丽江”。
旅游转型
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首创的“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制度在全省推广,旅游品牌形象全面修复。
东巴谷、物与岚等一批半山酒店建成运营,泸沽湖、老君山黎明景区、拉市海等一批世界级精品旅游产品正加速创建,“文化院落”“城市书房”“沉浸式旅游+剧本游戏”等全新业态层出不穷。
2019年,丽江市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游客人均消费位列全省第一。
基础设施
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增加到421公里,实现了“县县高速、乡乡油路、村村硬化、组组通达”;大丽铁路完成提速改造,步入“动车时代”;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能力持续提升,通航城市达90个。
腊姑河水库、程海应急补水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建成使用,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段全线开工,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缅天然气丽江支线通气投产;全省第一个5G实验基站开通,丽江率先步入了5G时代。
生态宜居
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6年保持100%。
泸沽湖保持Ⅰ类水质,程海、拉市海、金沙江干流丽江段水质逐步向好,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2.14%,森林蓄积量达1.26亿立方米。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
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2.21倍和2.59倍,年均增速10%和11.2%。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3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1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27个百分点。
丽江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标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均达到100%。全市人均寿命提高到75.03岁。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保持在全省较低水平,“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现场问答
问:丽江在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方面有哪些计划?
答:丽江市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1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93.7亿元,年均增长7.8%。今年进入暑期以后,旅游业开始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7月份,全市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2亿元。
未来,丽江市将按照“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传统景区迭代升级,打造一批高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把丽江独有的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围绕“舍不得的丽江”等文化旅游IP,继续实施“旅游+、+旅游”战略;立足三项世界遗产,全面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打造智慧旅游项目,健全智慧旅游设施,完善智慧旅游平台,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数字化和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
问:丽江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答: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丽江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49.3亿元,实现17.9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市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276元增加到2021年的13144元,7年增长了5.8倍。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全市组成457支动态监测工作组,对全市105万农村居民开展了“七查七清”全员遍访,精准锁定“7类对象”,加大投入,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持续增收方面,全市140个企业、323个合作社与3.6万脱贫户建立了“双绑”机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三类监测对象1.98万人,今年全市完成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8.05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65元。在“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中,基本形成了古城区高山花卉、玉龙县道地中药材、永胜县食用菌、华坪县优质晚熟芒果、宁蒗县马铃薯种薯为主导产业的“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问:近年来丽江市在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打算?
答:目前,丽江市出台了《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提升“文化丽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重点打造“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个IP,着力建设“红色文化弘扬示范基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基地、文学艺术创作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五个基地。
“红色丽江”将聚焦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丽江,滇西北革命根据地,张桂梅先进事迹等红色资源,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丽江段建设,将新建“中国共产党丽江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等一批红色纪念场馆;“多彩丽江”将围绕纳西族东巴文化,摩梭文化,彝族毕摩文化、他留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等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启动实施东巴文化研究专家库、纳西东巴医药古籍文献100卷翻译整理等一批文化工程;“乡愁丽江”将立足丽江三项世界遗产桂冠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正在着手修缮流官府衙、文庙、武庙等一批历史遗址,新建东巴文化博物馆、茶马古道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文博场馆;“艺术丽江”正在全力打造文学、美术、影视、音乐四张艺术新名片;“创意丽江”将定期举办文创设计大赛,建设“雪山艺术小镇”“星托邦营地”“高君吉他艺术小镇”等一批文化创意空间,常态化举办丽江拾贰精品剧本展,大力发展沉浸式主题客栈、主题剧场、文旅游戏等文化新业态。
问:丽江在综合交通发展上有哪些考虑?
答:航空方面,全力推进丽江在建的4E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建设完成,将满足世界所有机型降落丽江,国内外通航城市达120个以上,其中国外通航城市达20个以上,旅客吞吐量超过1100万人以上,实现72小时过境免签;铁路方面,加快大丽攀铁路建设,积极融入全国高铁网,实现3个小时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达丽江;高速公路方面,加快丽江至攀枝花高速、西昌到香格里拉高速丽江段、四川稻城至丽江高速、丽江到维西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宁蒗至华坪至楚雄永仁高速、永胜片角至鹤庆金墩高速,进一步完善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农村公路方面,建设“四好农村路”2500公里,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46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到2024年底,丽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00公里。